fbpx

積存的色彩:日本畫家佐野凜由輔香港個展《ZOOOOOOOM》

「無論是近看抑或遠觀我的作品,聚焦於畫布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能感受到我在繪畫時毫不鬆懈。我認為ZOOM這個概念能夠傳神地總結我的所有創作。」日本新世代畫家佐野凜由輔對於創意自有一套理念。 佐野從小着迷 · · ·

「新加坡雙年展2022」藝術再連線

自21世紀以來,新加坡除了力拼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一直渴想成為「亞洲文藝之都」。趁疫後「全球大洗牌」的機遇,當地政府既已公佈重新對外通關,亦同步推出一連串藝術及文化盛事,吸引世界各地人士前往交流,其 · · ·

攝影藝術家Erwin Olaf的未竟世界

荷蘭藝術史上人才輩出,古典時期有林布蘭、現代有梵高及蒙德里安,到當代則有荷蘭攝影大師Erwin Olaf,各自以不同的創意手法詮釋人間故事。 當中Erwin Olaf絕美的詩意影像,就於韓國水原市立美 · · ·

《時尚革命者》世界巡展 ——還原設計師Mary Quant的美學

‘Risk it; go for it. Life always gives you another chance, another go at it. It’s very importa · · ·

潛進黑白幻境:Oscar Oiwa 《眠夢—感官浮游特展》

於疫情爆發的幾年間,每個人的生活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癱瘓,有些人丟了工作、有些人痛失至親、有些人被逼隔離⋯⋯過程中,你可曾覺得連「時間」的觀念亦起了變化? 日裔巴西籍藝術家 Oscar Oiwa的沉浸式 · ·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7月開幕!914件「國寶」級文物抵港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即將於7月開放,當中來自故宮博物院的914件珍貴文物亦抵達香港,並準備於開幕展中展出。今次,香港故宮特別向故宮博物院借出珍藏來港展出,也是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來, · · ·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包裹藝術 濃縮東京21_21 DESIGN SIGHT展出

傳奇藝術組合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多年來在世界各地的地標進行包裹式藝術創作,其創意之趣味與及作品之規模,一直令人驚訝。隨著二人先後離世,作品已成絕響,不過後人希望將藝術家 · · ·

藝術家Koak香港首展《駕駛者》:鮮活色彩中形塑自我

駐三藩市藝術家Koak在其藝術實踐中,擅於創作充滿情感的人物肖像,並為其賦予一種自主性和內在生命,她從漫畫的視覺語匯中汲取靈感,以作品探討性別和形式的階級劃分,並質疑社會上對於身分和人性的既定文化現象 · · ·

走進油街「未竟之園 」尋一片喘息的綠洲

談藝術的時候,人們較常論及藝術家的構思及技法,或作品的寄寓和觀感等,但有關觀眾的角色又該怎樣看待呢?步向後媒材(Post-Medium)時代,除卻傳統及單一的展示,愈來愈多展覽強調觀眾運用五感參與作品 · · ·

實體閱讀樂:意大利知名攝影雜誌《TOILETPAPER》巡迴展

即使身處數碼時代,閱讀的方式漸見數位化,愈來愈多人傾向透過電子閱讀器,瀏覽世界各地的資訊,但對於鍾情雜誌文化的讀者來說,一書在手的閱讀樂趣始終難以取代,尤其喜歡研探影像及排版設計的話,實體的存在更加重 · · ·

掘光而行:洪瑞麟的勞動者日誌

年假期間,寒流來襲,看不少人於網上分享抗寒心聲,既感恩即使生活不算富裕,卻至少有家可歸、有瓦遮頭,同時亦感念社會中全乃背後無數勞動者以汗水、時間,甚或健康所築成,略感心酸。 被譽為「礦工畫家」的洪瑞麟 · · ·

歡迎來到「希望之海」:2022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從躁動不安到冷靜共存,是疫情爆發至今逾兩年,全人類共同經歷的一課,當中世界各地飽受衝擊的文化藝術從業員,亦從連番停擺及延期的考驗中,逐漸摸索出策展與溝通新模式。三年一度、邁入第五屆的「日本2022瀨戶 · · ·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