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新加坡雙年展2022」藝術再連線

Posted On: 2022-09-29
Category: Art · Culture · Museums
Editor:

自21世紀以來,新加坡除了力拼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一直渴想成為「亞洲文藝之都」。趁疫後「全球大洗牌」的機遇,當地政府既已公佈重新對外通關,亦同步推出一連串藝術及文化盛事,吸引世界各地人士前往交流,其中「新加坡雙年展」(Singapore Biennale,SB2022)就備受世界藝壇所關注。

2022新加坡雙年展聯合藝術總監。左起:葉德晶(June Yap)、Nida Ghouse、Ala Younis、Binna Choi。(©Singapore Biennale)

復興文藝的決心

「新加坡雙年展」自2006年起舉辦,是當地首個大型國際當代藝術展,由新加坡美術館組織、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National Arts Council) 委托的國際當代藝術平台,今年將邁向第七屆(SB2022),對當地人來說意義重大。

曾幾何時,藝術在新加坡曾陷低谷。相對其他文化大國,新加坡在1965年才正式脫離馬來亞聯邦及獨立建國,為追趕國際之間的經濟步伐,應付現實的生存問題,早期的國策難免較催谷金融或工商業,忽略文化和藝術。至80、90年代,寰球爆發多次金融危機,經商模式逐漸轉型,例如旅遊業愈見蓬勃,但旅客卻不時將新加坡評為「欠缺文藝趣味與歷史感之地」,影響收入及國際形象,當地政府終於意識軟實力也是國力的根基之一,不容輕視。

The Khalid Shoman Foundation與雙年展的駐場計劃。(©Singapore Biennale)

「新加坡豐富多元的文化也是一種本錢。我們正在比較新加坡與全球其他一流城市,研究世界級城市所具備的鮮明特色,再應用於本地。」1998年,時任新加坡總理的吳作棟在演講中,表明當地極欲登上世界級城市的位置,並有揮灑創意軟實力的決心,之後,國家也真的陸續通過行政組織調整及制度變革,建設硬體及培育人才,拓展文化及藝術思維。

可幸,新加坡位處馬來亞半島末端,先天擁有優越的地理資源及多元種族背景,19世紀又因殖民的現化代建設,引來許多富裕的華人和印尼僑民定居,不知不覺已蘊釀了豐富多樣的文化。即使其藝文起步較遲,但隨國力日強、民生穩定,社會講究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人們也樂於探求藝術及文化,加上國家藝術委員會(National Arts Council,NAC)提供大量經費支持藝術文化發展,2000年國家又以「文藝復興之城計劃」推動大型公共資助為戰略,總算慢慢孕育出更多可能性。

「Natasha」的命題與思考

「新加坡雙年展」恰是源自這段歷史的重要成果之一。縱然近兩年經疫情折騰,復辦展會遇上新的困難及阻力,惟團隊深明走來不易的背景,更願意奮力向前。應屆藝術總監團隊由四位女性成員組成,分別是新加坡美術館的策展及收藏總監的葉德晶(June Yap),荷蘭 Casco Art Institute:Working for the Commons總監、韓裔的Binna Choi,居德國的印度裔策展人及作家Nida Ghouse,還有約旦藝術家Ala Younis。

四人擁有資深的策展知識及經驗:葉德晶諳東南亞當代藝術實踐和話語;Binna Choi擅長連結藝術體系的習性實踐及社會運動,曾構思和開發幾個長期跨學科協作式藝術研究項目;Nida Ghouse 策劃的項目形式多變,可提高遊客對藝術品和展覽的興趣;Ala Younis 鑽研不同的藝術文物、收藏品的材質與形式,強於探索不同時代和地區的藝術表現形式,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

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藝術家。(©Singapore Biennale)
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藝術家。(©Singapore Biennale)

連番溝通下,四人與團隊將本屆展覽定題「Natasha」,試圖演繹新加坡從昔日脫離舊有、獨立成國,到後來憑經濟及文化走向世界,跟不同民眾連結的故事,甚至如今全人類面對疫後新世界及重近連結人際的考驗。據葉德晶於知名國際藝術媒體Ocula的訪談分享,團隊希望是次展覽可擺脫「對奇觀的關注,轉向內在性,聚焦其他感官和感受」,而「命名」恰好是好方法,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一種熟悉感或親密感。

「Natasha」是托爾斯泰(Leo Tolstoy)名著《戰爭與和平》的角色之一,葉德晶說這名字多少受故事中人「自然且活潑的形象」而流行起來,故此策展團隊成員亦想借當中寓意,為展借營造愉快的觀展氛圍,「為了理解和摸索人類面臨的緊迫問題,本屆雙年展將穿越陌生地形及地理,設想如何不依賴視覺與公眾建立聯繫。透過參加者自行定義或尋找『Natasha,這個人』,像是一種集體意識的活動,既囊括了參與雙年展的藝術家、觀眾、工作人員和陌生人,也透過眾人對展覽的想像、相遇和互動,進而形塑展覽的模樣。同時,也提倡當代藝術在疫情期間和之後的功能和潛力,反思和審視策展方式、文化製作及協作形式,產生嶄新的視角。」

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藝術家。(©Singapore Biennale)
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藝術家。(©Singapore Bienna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