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歷史上無數偉人於風光背後,因本領高、責任大,追逐理想時常會承受格外的磨礪和非議,有些苦楚又不僅來自職場、家庭或人際,更源於連場內心交戰。 香港話劇團「新戲匠」系列《夜鶯玫瑰》 · · ·
尋夢路上,難免轉折。「岡本太郎現代藝術賞」大獎得主SAIAKUNANA,初出道的作品曾被批評為「saiaku(最悪)」,即日語「差劣」的意思,這驅使個性倔強的她於本名「NANA」前加上「SAIAKU」 · · ·
為世界留下最美好的事是甚麼?法國印象派先驅之一、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相信,親手繪畫一幅好畫,聊勝千言萬語。是以其藝術生涯中總是傾盡心思,以唯美筆觸記下無 · · ·
眼睛是人類的靈魂之窗,在觀看與被觀看之間,每次「凝視」都建構了我們與世界的微妙關係。美國當代藝術家Andy Rementer在香港的個展《盡在當眼處》(In Plain Sight),就以「凝視」為寄 · · ·
從飲食地景到藝術聯想 人生不一定永遠大魚大肉,偶爾來點家常「炒雜碎」也滋味。從前的廣東移民遷往美國唐人街之後,為了搵食維生亦思念家鄉風味,靈機一動研發了名為「雜碎」(Chop Suey)的菜式,將簡單 · · ·
「無論是近看抑或遠觀我的作品,聚焦於畫布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能感受到我在繪畫時毫不鬆懈。我認為ZOOM這個概念能夠傳神地總結我的所有創作。」日本新世代畫家佐野凜由輔對於創意自有一套理念。 佐野從小着迷 · · ·
自21世紀以來,新加坡除了力拼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一直渴想成為「亞洲文藝之都」。趁疫後「全球大洗牌」的機遇,當地政府既已公佈重新對外通關,亦同步推出一連串藝術及文化盛事,吸引世界各地人士前往交流,其 · · ·
趨吉避凶乃人之常情,但安逸卻似麻醉藥,或會蒙蔽創作者尋求「生命之道」的觸覺。香港話劇團候任藝術總監潘惠森直言,「想寫出精彩的戲劇?將將就就、客客氣氣,沒有意思。我們必須深入戲劇最核心之處——以『兩刃相 · · ·
荷蘭藝術史上人才輩出,古典時期有林布蘭、現代有梵高及蒙德里安,到當代則有荷蘭攝影大師Erwin Olaf,各自以不同的創意手法詮釋人間故事。 當中Erwin Olaf絕美的詩意影像,就於韓國水原市立美 · · ·
比起單純談美感,新聞攝影(Photojournalism)背負更深層及複雜的道德責任。雖然攝影記者需要帶着情感去工作,但也得理性分析拍攝現場及人物的狀況,從而捕捉既定時空裡的某些實況或真相,若然過程中 · · ·
談美國西部文化,香港人或覺遙遠,也認為來自西部電影的「拓荒時代」(American Frontier)及「牛仔」(West Cowboy)故事,如傳說般飄渺又神秘,與己無關。惟從精神層面出發,西部片述 · · ·
‘Risk it; go for it. Life always gives you another chance, another go at it. It’s very import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