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兩刃相交》與你直視生命之痛

Posted On: 2022-09-20
Category: +852 · Culture
Editor:

趨吉避凶乃人之常情,但安逸卻似麻醉藥,或會蒙蔽創作者尋求「生命之道」的觸覺。香港話劇團候任藝術總監潘惠森直言,「想寫出精彩的戲劇?將將就就、客客氣氣,沒有意思。我們必須深入戲劇最核心之處——以『兩刃相交』的態度,拒絕逃避、不作閃躲,迎向人生所有跌宕與苦痛。當你與之碰撞,『嘭!』的一刻火花冒現,作品的內涵才會昇華,彰顯箇中奧妙。」他編導的新劇《兩刃相交》就運用「疑似黑色喜劇」手法,舉重若輕地與觀眾尋看生命的極致風光。

挖掘百姓家的瑣碎

香港話劇團候任藝術總監潘惠森

距離前作《武松日記》五年,如今潘惠森終於推出新作《兩刃相交》,並將開展香港話劇團新任務,不僅劇迷期待,他亦感欣喜,「自問本性晚熟,每天仍在成長中。走過從前較直觀和自我的階段,近年我跟大家隨這城市及時代變遷,心思也漸變成熟和沉澱,開始懂得更客觀地看待世情,也對歷史和人性產生更多好奇。」帶着這想法,2021年,他先應香港話劇團邀約構思《兩刃相交》故事,適逢其會,創作期間再獲邀接任藝術總監之職,「巧妙的時機,造就外界眼中以《兩刃相交》喜迎新旅程的美麗誤會。」他娓娓道出創作初心,本為詰問生命與存在等迷思,作品基於巧合才成為加盟首作。

別於《武松日記》暢談英雄的豪情壯舉,《兩刃相交》將聚焦百姓的錙銖瑣事。這故事講述「百歲人瑞」老母親於壽宴上宣布,準備開展一個「自我流放計劃」:每月輪流住進三個子女的家,直到體力不支,就會永久居留在最後留駐的地方,直至離世。此突如其來的部署嚇煞一眾後輩,他們既煩惱各自的家事和私務,又抗拒跟母親相處,本已千瘡百孔的生活,終被這根最後的稻草壓垮,爆發連串衝突與危機。兜兜轉轉,揭示出傳統華人家庭的倫常糾結與愛恨,怎樣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命運流轉。


我們都是生命的行者

潘惠森編導的新劇《兩刃相交》運用「疑似黑色喜劇」手法,舉重若輕地與觀眾尋看生命的極致風光。

人稱「潘Sir」的潘惠森,入行三十多載累積逾十多部作品,當中系列式劇作「昆蟲系列」、「珠三角系列」及「人間系列」,以奇幻中不失寫實的手法,盡展香港人怎樣面對九七回歸及金融風暴等逆境,口碑不俗。今回《兩刃相交》以常見的家庭劇套路談人生,理當不是困難之事?也不盡然。

「畢竟每個劇團各有屬性及觀眾群,社會風尚及潮流又不停變化,怎樣維持個人風格又兼顧劇團氣質?怎樣兼任編劇及導演,同時摸索劇團行政,準備來屆劇季承先啟後等目標?皆令創製到執行有更多顧慮,內心亦難免偶有疑惑。」潘惠森認真分析,接續平靜解說,「但困難非壞事,如『兩刃相交』四字寓意,當劍客們的鋒利劍刃交接一刻,誰能夠不為名利權慾、恐懼不安等動搖,全神貫注地投入對決,一心一意直視眼前凶險,那麼他不但擁有最大的勝算,也會真正明白何謂生命的極致,達至『禪』的境界。」

從戲劇談到禪意,潘惠森謙稱自己乃修行門外漢,不敢妄言對後者有何心得,但一直以來,他不管當編導、教學、管理以至為人,總愛總自勉,「要抵抗惰性,力求上進,千萬不要輕言滿足,落入盲目追求『經典』的陷阱,切記保持謙遜,時刻反思創意,主動走出舒適圈,勇於挑戰新事物,求取更好的創作技藝及視野,以免不斷重複自己。」如此心念,跟禪修講究精神提升,可說異曲同工,無怪乎多年前他收到戲劇學院同事張藝生贈送的《禪 兩刃相交》書作,頃刻就被書名的戲劇張力及畫面性所深深觸動,機緣地衍生了當下的劇作。

「我們生而為人,面對未知的生存考驗,都是各自生命的行者,亦各有不同要探問及解決的課題。」潘惠森想到「兩刃相交」恰以劍客對決比喻參禪的思想脈絡,其下接的四字「無可閃躲」,又點明參禪的精粹在於對決之時的「如實」,「這啟示了我,戲劇的核心就是一往無前地直視人性衝突,以及活於當刻地全然擁抱所有喜怒哀樂與無常,才不枉來到人間這一趟。」


推陳出新的美學處理

「原生家庭」作為一個人的生命基礎,潘惠森認為是最佳切入點,將抽象的理論轉換成生活化的想像,也是香港話劇團擅長的劇種,深入淺出地帶領普羅觀眾感知活着的意義。「即使是倫理故事,我們亦想推陳出新。首先,我不喜歡以沉重寫嚴肅,所以採用『疑似黑色喜劇』談生論死,像武俠明明內傷了卻裝無事,繼續進攻、繼續努力,最後無論他是成是敗,已令你投入其中,被其隱忍的堅毅打動,回想時倍感笑中的苦澀。」

潘惠森安排演員反串性別,當中資深演員周志輝將挑戰老母親一角。

兼任導演的潘惠森,又安排演員反串性別,從宣傳海報的主視覺可見,資深演員周志輝將挑戰老母親一角,其他演員亦如是。「今次我不是為了娛樂及喜感,或探討性別異同,更多出於創作的直覺及美學的提問。當戲劇行業中,演員可以演繹不同年齡,甚至跨物種如牛魔王等東西,為何不能演出其他性別?執導或演出,我和演員固然會面對更多挑戰,但大家都願意嘗試。處理上,我不求他們刻意強調性別特質,例如扮聲、扮溫柔或扮雄偉,只需按個性自然地做自己,追求內心的真實下建構性別角色。」他構想這或可換個抽離的視角,引導演員及觀眾跳出傳統想法,「當眼前男已非男,女已非女,大家或會放下『父母必然重男輕女、兒子和女兒必然怎樣』等家庭觀念看劇,還原『一個人』的角度看故事,將更有趣吧?」

結構上,潘惠森亦宏觀地借一個家族隱喻我城變遷。「如剛才所說,我活到相當年歲,既累積足夠閱歷去理解長輩們講的舊事,亦能包容地感受年輕人的心事。站在兩者之間,我愈來愈喜歡求問歷史和時間,怎樣連結不同世代的人,也造成各種隔閡。」由是他想到以「百歲」及「天下無不散之筵宴」為概念,「安排百歲老母親以自助餐壽筵,將分散各處、背景及心態不同的子女兒孫聚首,席間從各人自選菜式,暗喻血脈相連卻不等於口味(理想)一致,如對白所說『被降落在不應該降落的地方,以至生命格格不入。』的無奈;表面的喜酒底蘊又是告別的前奏,如經理所說人生『為吃而來,吃飽而散』,既唏噓又真實。」


一切從這裡開始

演員之一,高翰文。
演員之一,申偉強
演員之一,黃慧慈

當新世代談未來、長輩們憶過去,對話及記憶交錯間,又不期然勾起無數恩怨與心結。「只在呈現,不問對錯。家庭中,每個人物及每段關係,因各自處境和視野有別,必然存在差異,例如老一輩常緊張物質與生存,難以明白生於安穩的子女,為何重視精神需要,造成相處的衝突。但這不代表父母不愛孩子,即使他們目不識丁,但知道子女遇難,仍會像母鳥般以天性和行動保護幼鳥,這也是愛的表現,只是基於觀念落差,各自表達不同,才有矛盾。」點點滴滴的線索,既反映家人的言行和抉擇,未必有絕對的是與非,「亦隱喻一個城市的發展,像一個家庭的育成,非朝夕而來,全靠代與代的連結而慢慢建成。」

潘惠森期望引人思考,「家族關係如萬花筒,當你嘗­試面對及相處,或會碰撞出不同花款圖案,比視而不見的冷待,或會發現更多可能性。」通過《兩刃相交》加入香港話劇團這「家庭」,他也希望帶來新氣象,「我跟團隊想朝三大方向:紮實戲劇文本、多元的劇場風格,以及當代文化傳承,好好前進,既平衡藝術及商業需要,也從文本到技術層面做到藝術性,並以前瞻性的人文視野跟台前幕後及觀眾說故事,探索多方位的生命議題,以戲劇互相滋養精神,最終為社會上孕育不同文化現象,耐得住歲月的洗煉。

———————————————-

  • 《兩刃相交》
  • 日期:9月24日至10月8日
  • 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 自由空間大盒
  • 票價:$200 – $350
  • 詳情及購票:shorturl.at/dglO9
  • 圖片由 香港話劇團 Hong Kong Repertory Theatr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