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書展,動漫電玩節2021現已揭幕,其中由香港動漫畫聯會策劃的展區「漫漫行」,囊括了14位本地知名漫畫家。他們的題材橫跨兒童、科幻、靈異、本土文化等,絕不教傳統的武俠漫畫專美。這裡便率先介紹幾位將會 · · ·
彼思動畫(Pixar)始創於1986年,是蘋果大腦Steve Jobs成立,至今已是三十五年。最近尖沙咀海港城更舉辦香港首個Pixar Fest,慶祝大日子之餘,亦為了宣傳最新上映動畫《盛夏友晴天》( · · ·
活地亞倫新作《情迷電影節》(Rifkin’s Festival) 繼2012年完成《情迷羅馬》後重返歐洲,是被逼也是好處,始終近年他備受醜聞困擾,荷里活大明星紛紛離棄,歐洲影壇相對開放,小 · · ·
《濁水漂流》以露宿者為主題,自然要在街頭拍攝,其中天橋底的一排木屋群,逼真到可以隨時入住,也是一眾街友維繫感情的聚腳點。這次特別找來《濁水漂流》美術及服裝總監潘燚森(Albert),分享對這部電影的美 · · ·
「恐懼」始於「無知」。古往今來,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風俗與文化等主流價值觀所影響,大眾對同志社群(LGBTQ community)的處理了解不深,難免衍生疑惑、不安與壓力,以至誤解或歧視。 「驕陽基 · · ·
一個人的一張臉,輪廓、神色和魅力各不同,承載了難以言傳的故事。在藝術界中,時有畫家喜以「自畫像」探尋自我,於攝影圈裡,亦常有攝影師愛以「自拍照」留影。 人稱「徠卡女王」(Queen of Leica) · · ·
活於社群時代,大概無數人每天睜開眼的第一個動作,都會近乎條件反射地拿起電話,馬上Click去檢閱WhatsApp、Instagram和Facebook,看看收到什麼即時訊息、動態和影像吧?因為對大家來 · · ·
不像很多人都欣賞的Richard Avedon與Irving Penn那些殿堂級人物,Guy Bourdin是時尚攝影大師群中的異類。跟其他攝影師不同,他不善表達,也不熱衷社交;為人陰沉、固執,思想行 · · ·
常說愛情來的時候,擋也擋不住——愛情一直是藝術家的繆思,它為創作者提供無限靈感,不論是甜蜜的、痛苦的,還是充滿嫉妒的,或者無私的。在古典藝術中,最常出現的愛情象徵,自然是背著白色翅膀的小天使小愛神邱比 · · ·
沒有龜倉雄策,沒有JAGDA與《Graphic Design in Japan 》 談《Graphic Design in Japan 2019.Hong Kong Edition》首登香港展出的細節 · · ·
日本全能型男俳優淺野忠信是個標準的藝術家。前幾年,他參與《羅曼蒂克消亡史》拍攝的時候,內地導演程耳曾向媒體透露,淺野於拍攝現場話很少,總是愛獨自待在一旁,默默觀察各人的行動;出外景時,素常無特殊要求的 · · ·
The Henderson自去年正式啟用後,聶立中環成為地標建築。今年恒基地產再為香港呈獻另一新地標——藝術花園,將The Henderson旁邊的琳寶徑休憩花園,優化為集藝術、創新及可持續元素於一身 · · ·
在日本長野縣的深山長大,小松美羽自小便與自然為伍、動物為友。小時候她常常看到山野中不可見的世界,林間迷路時曾被狛犬引領回家。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塑造出她對大自然的崇拜與日本傳統信仰的知覺。 幾年前一場 · · ·
每年跨過春分,隨和煦暖陽回照大地、萬物朝氣萌發,不少人或許都會心思思想來一趟「春遊」,但登山郊遊等選項之外,你可想過也能走訪法定古蹟、位上環荷李活道「大館─古蹟及藝術館」,觀賞一場綠意盎然、花色斑斕的 · · ·
媒體藝術家梁基爵近年作品,離不開「人類」二字,2023年有《人類協奏曲》,今年有《人類開箱》。他不諱言,「人類」是自己關心的議題,一直通過創作回應,「科技如此急促甚至變態地進步,人類的思維、技能、價值 · · ·
ART BASEL香港展會今日正式向公眾開放,今屆有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240間藝廊參加,其中有32間來自香港(或在香港設有分部)。一些關於香港人集體回憶與歷史片段,亦在這國際級盛事中出現。各位本地 · · ·
中環皇后大道中車水馬龍,人潮熙來攘往,展現出城市的活力與急速的節奏。H Queen’s座落於皇后大道中與砵典乍街交界,地理位置優越,不僅是香港藝術文化版圖上的瑰寶,更為藝術文化愛好者提供了 · · ·
花開還是花落?鋒芒畢露,抑或峰迴路轉?寂於喧嘩之中,又能否無聲彷有聲?香港話劇團最新公布2025-26劇季節目,以「花·鋒·寂」為主題,藝術總監潘惠森(潘Sir)娓娓道來這三個字的真諦,述說今個劇季的 · · ·
2025年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香港展會將匯聚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240間藝廊,其中包括23間首次參展藝廊,呈獻豐富多樣的藝術實踐。參展藝廊中超過半數來自亞太地區, 凸顯巴塞爾藝術展作為重要 · · ·
本地著名舞者、編舞家梅卓燕,將於「香港藝術節」的《SOLO》,把三套早期獨舞作品——《遊園驚夢》(1986)、《獨步》(1995)、《水銀瀉》(1994)重現舞台,叫本地舞迷引頸以待。早前先睹為快,在 · · ·
「畢加索」再來香港,與亞洲對話!M+特別展覽「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將於本周六(3月15日)在西展廳舉行,展期將長達4個月至7月13日,展出超過60件畢加索的傑作,展品來自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同場亦展 · · ·
裸露的清水混凝土,鮮明的幾何形狀;去裝飾性,去蕪存菁。粗獷主義建築最初於二戰後百廢待興之際,拔地而起,展現原始、粗野、頑強的生命力。是一座樸實無華的水泥雕塑,是一頭安靜的溫柔的獸。 文:黃子翔 有人修 · · ·
德國著名哲學家、文化評論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出了「Flâneur」(城市漫遊者)的概念,叫香港媒體藝術家林欣傑念茲在茲,甚至加以挪用作為創作題旨,2010年在當時還未成為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