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驕陽必來——同志藝術推手孫啟越的平權夢

Posted On: 2020-08-16
Category: Art · Culture · Museums · Photography · Uncategorized ·
Editor:

「恐懼」始於「無知」。古往今來,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風俗與文化等主流價值觀所影響,大眾對同志社群(LGBTQ community)的處理了解不深,難免衍生疑惑、不安與壓力,以至誤解或歧視。

「驕陽基金會」(SUNPRIDE Foundation)創辦人孫啟越(Patrick Sun)一直致力透過藝術收藏與展會推動同志運動,期望鼓勵大眾與同志社群多接觸、多溝通,增進相互的包容和尊重,減少排斥。

「驕陽基金會」創辦人孫啟越(Patrick Sun)

藝術與慈善的結合

Patrick是亞洲區重要的藝術收藏家之一。早於80年代末,他已專注鑽研及收藏中國的古董字畫及當代藝術等,累積相當豐富的學養與藏品。難得的是,Patrick樂將收藏結合慈善,將之視作知識與文化承傳的橋樑,自2002年起積極參與香港、台灣LGBTQ社群的平權運動,擔任關注中國愛滋病童的香港智行基金會、同志平權團隊大愛同盟的贊助者等,2014年,他更於香港成立「驕陽基金會」全情支持相關發展。

「Charity 和 Philantrophy 在中文都稱作『慈善』,前者較像援助,後者則較多推動和贊助的意義,更適合形容藝術工作上參與的性質。我就參加了美術機構如 Tate、 Guggenheim 的一些委員會, 希望盡一點力把亞洲同志藝術推向國際舞台。」Patrick說。


莊志維《黑暗中的彩虹》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MOCA Taipei,2017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MOCA Taipei and Sunpride Foundation

聚焦亞洲的同志藝術基金會

受瑞士知名收藏家Mr. Uli Sigg(烏利・希克博士)的啟蒙,Patrick從對方雅好收藏中國當代藝術,於2012年捐贈和出售其中1,500多件藏品予M+,以及1998年創辦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等行動中,自發地構想出以香港為基地的「驕陽基金會」,通過定位在公共美術館舉辦同志藝術主題的展覽,跟大眾溝通及探討LGBTQ的藝術與文化故事。

M+希克藏品是希克藏品的精華所在。來自瑞士的世界著名收藏家Dr. Uli Sigg(烏利.希克博士)其中國當代藝術藏品被公認為由1970年代至今中國當代藝術品中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和最重要的收藏。整批藏品包括325位藝術家的作品。

「驕陽以同志族群豐厚的創作歷史為傲,透過展覽和典藏與大眾對話、引發社會共鳴力及為LGBTQ族群發聲,期望建構更團結、健康、平等的社會。 」Patrick解說基金會的方向與目標,並分享收藏的準則,「我們收藏的作品聚焦亞洲,主要分兩大類:同志藝術家的作品,以及非同志藝術家創作但有關LGBTQ 主題的作品。 目前以地理位置來劃分,亞洲涵蓋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以及兩岸三地等作品,類型則包括錄像、行為藝術、雕塑、編織、繪畫等,呼應多元共融的願景。」

《光.合 作用I&II》的珍貴經驗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 MOCA Taipei, 2017.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MOCA Taipei and Sunpride Foundation

縱然Patrick收藏背景資深,可是他不諱言做藝術慈善活動,還牽涉敏感的同志議題,是另一項考心力的挑戰。「有次去藝博會,參觀某韓國畫廊的展覽,畫廊經理起初還笑意盈盈,但知悉我是收藏同志藝術的,立刻180度轉身而去,有點啼笑皆非。 另外,有時要確定藝術家的同志身份也略有困難,特別是老一輩或已過世的藝術家,不能靠道聽塗說來認定他的性取向,所以找到像台灣的席德進老師、顧福生老師等資深而又已出櫃的藝術家,有如獲至寶的欣喜。 」

Patrick憶想困難不過是旅途中的花絮,「不過我還是很幸運的,獲得很多貴人相助去介紹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為驕陽開了一道門又一道門,得以順利於短短五年間,在公共美術館辦兩場大規模的藝術展覽——《光.合 作用I》(台北站)及《光.合 作用II》(曼谷站)。」


侯俊明《男洞》installation view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MOCA Taipei,2017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MOCA Taipei and Sunpride Foundation


2017年於台北推出《光.合 作用I》,Patrick遇過很多反對聲音,「很多人把同志婚姻妖魔化為一個道德淪亡、敗壞風俗的惡法,我們身處爭議的漩渦,辦展要做好準備有人來抗議甚至破壞。開幕那天,團隊在台北當代美術館(MOCA Taipei)劃出抗議示威區,結果等了兩天才見到一台巴士載了某反同社團來發傳單,對和平的抗議方式,我們也要體諒和包容。」

Balbir Krishan, 《Don’t Love, Don’t Breathe, Don’t Live》 (Left)& 《Love Equally, Love Freely, Love Proudly》 (Right),2019. Sunpride
commission work.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and Sunpride Foundation

至於2019年,在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CC)舉行的《光.合 作用II》則要改良內容,「BACC策展團嘗試將展覽在地化,將藏品和題材從泰國延伸至東南亞,想吸引如馬來西亞、柬埔寨、 印尼、汶萊等地的觀眾,結果展覽從台北的22位主要華裔藝術家,增加至59位亞洲各地的藝術家共百多件作品。」兩場展覽,MOCA的展場前身是一所學校,方式大致以一個藝術家佔一間課室;BACC 空間較大,樓底較高丶光潔淌亮,感覺較陽光、歡樂。兩者策展的脈落各不同,但成品同獲好評。

《光合作用 II:東南亞同志議題展》,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2019.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s, BACC, and Sunpride Foundation

期待2022香港大展

當然,期間亦有人疑惑,在台灣、泰國這類對同志比較包容的地方辦展覽,會否像「向已信奉的人傳道」(preaching to the converted)。Patrick分析,「第一,即使對同志較包容的社會,仍然存在歧視,例如工作晉升機會丶家庭排斥,更別說沒有婚姻和伴侶法保障下,同志在遺產丶稅務、員工福利各方面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所以我們希望在法律以外,為同志爭取更多接納和尊重。

爭議許久的台灣同性婚姻法案,今日(5月17日)在立法院通過二讀。(圖片來源:Time Magazine)

第二,亞洲一些比較保守的國家,同性戀可以入罪被監禁甚至判死刑,但我堅信社會會逐漸開明,以印度為例、過時的殖民地法律377A,去年終於被最高法院宣判違憲。繼續努力,同志運動和展覽的路。可以走下去。 」

曾怡馨,《奧林匹亞》, Digital print, 2014.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承接兩場展覽經驗,基金會預算2022 年趁香港舉辦世界矚目的第十一屆同志運動會時,於第四季舉辦大型的同志藝術展覽作回應,「我本身亦是Gay Games Hong Kong的顧問委員之一, 想藉此響應盛事,辦一個概念完整、有深度和雅俗共賞的展覽。相信時代不斷進步,人們思想也會更開放和包容。」Patrick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