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寵物的歷史,「貓」是備受現代人呵護、垂憐的物種之一,大眾常稱呼其為「貓主子」、「喵星人」,或自稱「鏟屎官」與「貓奴」等,盡顯對貓咪的鍾愛之情。惟你又可知道,原來於19世紀以前,歐洲人曾經視貓為不祥之物?當時,愚昧的群眾流傳黑貓是魔鬼的化身,對貓族群進行連場瘋狂的屠殺,並如「獵巫行動」施以「火燒活貓」的酷刑,後來好些地方更將之泛化成娛樂狂歡,可怕至極。
由英國知名演員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的新片《路易斯韋恩的迷幻貓世界》就以此為背景,講述了天才畫家路易斯韋恩(Louis Wain,曾任英國國家貓協會 /The National Cat Club主席)怎樣以藝術等方式,改變當時英國社會的守舊觀點、幫助無數貓咪成功入屋,甚至改寫了牠們往後的命運。
1860年,路易斯韋恩生於倫敦一個紡織家庭,雖然天資聰敏及擅長藝術,但因童年時曾患唇裂、口齒不清,常遭人取笑及歧視,個性變得孤僻古怪。從西倫敦藝術學院畢業,為當地的畫報《The Illustrated Sporting and Dramatic News》從事插畫、為報紙畫貓期間, 韋恩戀上妹妹的家庭教師艾蜜莉(電影中,由Claire Foy飾演),兩人為愛不惜出走成家。
悲傷的是,成婚不久,艾蜜莉就罹患乳腺癌,令兩口子的生活陷入低潮。就在治療期間,他們意外收養了一隻流浪小貓彼得,為抗病生活帶來一點色彩與笑聲。兩人一貓的家庭生活中,讓自小常被欺凌、天性敏感的韋恩於貓咪身上,找到了心靈慰藉及創作靈感,他開始以小貓彼得為模特兒進行大量的素描及繪畫練習,及後當艾蜜莉得病離世後,又與彼得相依為命、結成另類的靈魂友伴。
韋恩畫貓手法有兩種:第一,是極擬真的素描技法、第二,是傾卡通風格的擬人技法,給貓咪穿上人類衣飾、模仿人類行為。後者通常用以嘲諷時事,也單純地反映藝術家的內心世界──討厭人的偽善、欣賞貓的真誠,祈願全人類都變成貓,那就好了。
這些技藝獨特、童心未泯的貓畫作,無論是韋恩為各大報章雜誌及兒童讀物畫的插圖、或他為貓協舉辦的貓展畫海報與傳單,都出奇地受到歐洲公眾及藝術界所喜愛,並一點一點地改變大眾對貓的想法。英國民眾開始對貓感到興趣,家長會在睡前給孩子講韋恩寫的貓童話,幼兒園的牆上又會貼上他畫的貓海報,既使韋恩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商業插畫家之一,也促使他成為英國的貓協主席,一生致力於貓保護協會和英國反活體解剖協會的活動。
遺憾地,韋恩不如筆下的貓咪快樂。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韋恩一批「未來主義貓」作品於船運中意外被魚雷擊中、全數銷毀,加上其他商品滯銷、入不敷出,同時兩個妹妹先後因病離世,韋恩後來不堪打擊、患上精神分裂,幾經轉折下雖獲首相協助轉入貝特萊姆皇家醫院養病,但他因病情嚴重一住15年。只是此期間韋恩從未放棄創作,使用的色彩、線條及風格更變得愈來愈超現實向狂放。他就這樣一直畫、一直畫,最終於病房中孤獨地辭世。
韋恩終其一生,以真性情繪畫出狂野奔放的貓咪畫,並以純真心思及前衛形象,改變人類對其他物種的觀感、於藝術界掀起前所未見的貓咪狂熱,後期他在治療精神病時創作的畫,更成為了當代心理分析學中的經典案例,可說遺愛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