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的謎樣生平,話題度不下於藝術品,像荷蘭傳奇畫家文生‧梵高 (Vincent van Gogh)的肖像故事,曾引發熱議。大師以自畫像聞名,生前卻抗拒拍照,僅留下兩張疑似拍攝於13及19歲的獨照,予 · · ·
《濁水漂流》以露宿者為主題,自然要在街頭拍攝,其中天橋底的一排木屋群,逼真到可以隨時入住,也是一眾街友維繫感情的聚腳點。這次特別找來《濁水漂流》美術及服裝總監潘燚森(Albert),分享對這部電影的美 · · ·
赤裸男女、五顏六色;一幕荒野廢屋,一幕金碧輝煌,他以戲謔影像反諷了當下氾濫的消費文化,將商品藝術化同時將藝術商品化,他以幾近瘋魔的怪誕美創作出一道大眾文化的反射鏡。 美國時尚攝影師David LaCh · · ·
這些年來,新登場電影能夠成就經典的不多,反而經典電影的4K修復版卻不停出現,最新一部就是20年前的《大逃殺》。電影於2001年香港上映,如今在2021年以4K修復版姿態重臨,估計7月上映,別具意義。 · · ·
捷克擁有豐碩的人文歷史與自然資源,素有「世界城堡之都」的美譽,加上後共產與後威權的民主轉型國家的獨特背景,又孕育過如作家卡夫卡、米蘭.昆德拉及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等偉人,以文藝回應時局與世界。當中阿豐斯. · · ·
Text: NWPhoto: BowyHair & makeup: Cat Yeong@hkmakeupartist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許多街景卻經常成為外國電影的取景地,尤其夜色迷人沉醉其中 · · ·
舞蹈與珠寶的價值不謀而合,同樣傾注熱情、追求卓越,以盎然詩意、精準技藝,展現令人讚嘆的美。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與舞蹈和歌劇的淵源可追溯至二十年代。醉心於芭蕾舞與歌舞劇 · · ·
當我們滑手將電話跌在地上,原本完好無缺的屏幕碎成「爆mon」,我們又會否「大文豪」上身看著支離破碎的一切思考人生?在台北舉行的第三屆酸水南行為/影像藝術節:香港單元便以香港人混合廣東話的「爆裂」與英語 · · ·
每一個明天,都是由每一個當下、每一個過去,所累積及塑造而成。當我們談藝術的未來,必須從歷史中追本溯源,探尋該領域曾發生的人與事、理論實際及作品形式等,方可將知識融會貫通,了解箇中妙趣與精神。 追溯華人 · · ·
黃金承載的歷史及文化故事非常豐碩,從古至今有關人類尋金、採金及淘金等活動,可說一浪接一浪。無數國度視這種稀有的金屬為文明象徵,或投放大量人力資源開發金材,或選用精煉的金器祭祀神祇、或以價值連城的金材作 · · ·
經歷開幕日數度改期,興建期曾更換承辦商、以及出現超支等情況的M+ 博物館大樓(下簡稱M+大樓),終於在連串爭議及期盼之聲下,於本月12日宣佈大樓竣工,同日M+更邀請了多間本地傳媒到訪,分享大樓將於年底 · · ·
過去、現在與未來是明確而又模糊的概念,我們每一刻都不斷經歷著這三個時點,身處其中,似能掌握,卻又無法控制。「油街實現」(下簡稱「油街」)在去年已策劃好「明日的昨日是今日」展覽,因為疫情,計劃一直在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