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塗鴉藝術家Banksy身分與行蹤向來神秘,但在大是大非的議題上,他還是沒有缺席。在世界對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的關注度漸漸冷卻之時,在烏克蘭街頭出現了疑似出自Banksy手筆的塗鴉,事隔不久,Bank · · ·
在香港這個繁華鬧市中,追逐「可能性」是人們由心而發的願景,也是希慎廣場積極綢繆的重要理念,因為多元聯繫的文化碰撞,不但能激活各種包羅萬象的創意與想像,也能推動一地的文化潮流發展,創造更多可能。好比希慎 · · ·
草間彌生,當代舉足輕重的藝術家,「波點」與「南瓜」是大眾對草間藝術的主要印象,然而那只是她創作的少部分。草間十多歲開始投身創作,至今仍未停下來,想全面了解她的創作,就要回顧她70多年的藝術生涯,這絕非 · · ·
眼睛是人類的靈魂之窗,在觀看與被觀看之間,每次「凝視」都建構了我們與世界的微妙關係。美國當代藝術家Andy Rementer在香港的個展《盡在當眼處》(In Plain Sight),就以「凝視」為寄 · · ·
從飲食地景到藝術聯想 人生不一定永遠大魚大肉,偶爾來點家常「炒雜碎」也滋味。從前的廣東移民遷往美國唐人街之後,為了搵食維生亦思念家鄉風味,靈機一動研發了名為「雜碎」(Chop Suey)的菜式,將簡單 · · ·
「無論是近看抑或遠觀我的作品,聚焦於畫布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能感受到我在繪畫時毫不鬆懈。我認為ZOOM這個概念能夠傳神地總結我的所有創作。」日本新世代畫家佐野凜由輔對於創意自有一套理念。 佐野從小着迷 · · ·
美國著名哲學家莫里斯(Charles W. Morris)曾撰寫評論,形容畢卡索(Pablo Picasso):「無奈的悲哀影響了這個年輕人所有的作品…命運只讓這個令人恐懼的早熟孩子,創作 · · ·
香港Empty Gallery 首度呈獻與香港藝術家譚煥坤合作的個展「F」。譚煥坤的藝術實踐涵蓋雕塑、影像、錄像、文字、聲音和裝置,而他的藝術實踐類似於現成詩歌或cento,即一種拼湊前人詩句而成新作 · · ·
當世界不斷極端地蛻變、不停淘汰當權者眼中的「舊」、無間斷製造真實和心理垃圾和創傷時,香港當代藝術家陳麗同(Leelee Chan)則在平凡中找來日常美學。藝術家的雕塑由瑣碎的家庭棄物和在日常生活中普遍 · · ·
自21世紀以來,新加坡除了力拼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一直渴想成為「亞洲文藝之都」。趁疫後「全球大洗牌」的機遇,當地政府既已公佈重新對外通關,亦同步推出一連串藝術及文化盛事,吸引世界各地人士前往交流,其 · ·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不同的範疇協助人們創作藝術,早已不是新事物,不過近年藝術出現一些以AI自主創作的平台,開始創作出令人驚艷的作品,叫人不禁想像:藝術家的將來也 · · ·
英女王駕崩,大家熟知的查理斯「王子」,以73歲之齡成為史上新任英國國王,正式頭銜為查理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或許不少人對他有各種聲音,但大家又是否知道,他畫得一手水彩畫? 畫畫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