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別的創作媒介,攝影較講求「在場」,拍攝者得就歷其境地等待、目擊及捕捉每個一閃即逝的瞬間。已故的瑞士攝影藝術家勒內.布里(René Burri)近60年的攝影生涯中,亦懷抱一刻即永恆的信念走遍全球的歷史前線,並以敏銳的鏡頭紀錄了20世紀後半葉的國際大事。現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的亞洲首次回顧展《視覺爆炸》,公眾可隨勒內的影像重臨關鍵的歷史時刻,感受箇中震撼。
照片背後的故事
大眾或許未必認得布里本尊的模樣,但卻可能有印象他所拍攝的經典影像。例如古巴領袖哲古華拉叼著雪茄的標誌性照片《Che with Cigar》,藝術家畢卡索、建築師柯比意以及導演黑澤明等名人肖像照,或60年代仍在建設中的巴西利亞及中國北京的城市風景,都各有故事、各有千秋。
紀念布里的偉大成就,北美術館協同洛桑愛麗舍攝影博物館(Photo Elysée)製作,馬克.多納迪尤(Marc Donnadieu)和梅蘭妮.貝特里西(Mélanie Bétrisey)策劃,為2014年於瑞士蘇黎世辭世的布里,特別舉辦了名為《視覺爆炸》的亞洲首次回顧展,展示大約500多件作品與文件檔案,既包括精彩攝影作品,亦涵蓋布里基金會(Fondation René Burri)與家族收藏,巴黎與紐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的檔案,許多原版古董照片、底片印樣、印刷樣張、影片、手工書、展覽計畫、筆記、書信、拼貼、水彩等,讓群眾全面了解大師的視野與生活的關聯。
歷史見證者
布里人生是「歷史見證者」。20世紀30年代,全球經歷世界大戰、大蕭條及東西方政治主張及文化新思潮等衝擊,令到生於其時(1933年)的布里,萌生以「創意」回應生處環境的渴想。他考入蘇黎世工藝美術學院(Kunstgewerbeschule Zürich),修讀攝影及各類設計課程,從中奠定了平面設計、攝影蒙太奇,乃至於線條及色彩技巧等的紮實基礎。
另外,布里的語言天份眾,擅長流利的法文、英文和德文,加上持有瑞士中立國護照,是以他於1955年加入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到1959年成為正式會員的日子,可便利地善用優勢,跑遍歐洲、中東、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日本及中國,以至進出戰亂的國家,跟不同領域的高層人士交流,或跟各地的平民百姓相處。
多元的文化經驗,使布里格鍾情探索歷史及人文題材,透過鏡頭關注大時代的人事物變遷。他曾走訪蘇黎世聾啞兒童特殊學校(1955)、報導蘇伊士運河危機(第二次以阿戰爭/1956)等,經四年研究後出版的《德國人》(Die Deutschen)(1962),更成為德國二戰後人民建構新身份過程的寫照。
布里亦對中國政局亦好奇,先後多次記錄這地不同階段的關鍵轉變,如文化大革命前傳統中國在政治改革下的新樣貌(1964、1965年);共產黨長征五十週年紀念(1985);天安門廣場示威(1989)等。還有,他因為跟進美國總統雷根和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在華府及莫斯科的高峰會(1988),以及柏林圍牆倒塌現場(1989),親眼見證着冷戰的終結。
自由的美藝魂
受益於設計知識,布里的作品又極富美感。他擅長以超乎尋常的方式框架或分割畫面,鏡頭中的點、線、面和光線,如攝影的腳本、節奏和韻律,建構出巧妙的影像語彙。名作《衛生部,里約熱內盧,巴西》中,兩名女子行進的走向及男子的視線,跟廣場上交叉的光線微妙重合,形成動感;《在屋頂上的四個男人,聖保羅,巴西》將屋頂平台與其下的馬路,同一時空中不同平面的事物同框,略見超現實。
除此,布里又喜歡涉獵影片、平面設計、拼貼、繪畫等,曾拍攝過20多部影片,如關於中國的紀錄式影片《中國的兩副面孔》(The Two Faces of China);曾為瑞士德文雜誌《你》(Du)設計封面;旅途上,他又會隨身攜帶素描本、膠水以及彩色鉛筆,將之與拍攝照片副本作裁剪或拼貼,展露自由而即興的繪畫才華。布里縱憑黑白攝影聞名,1950年代接受雜誌社委託時,也曾嘗試彩色拍攝,例如走進歐洲海拔最高村落、阿爾卑斯山區拍攝的《尤夫,瑞士》,就以一朵光亮卻模糊的黃白色小花,作為前景擺放在尤夫(Juf)面前,反襯當地予人的典型印象。
幸運地,《視覺爆炸》將循兩大主軸,呈現上述的精彩攝影及設計作品。策展方從十二個「焦點」出發,依布里的人生時序作貫穿,從「電影、結構、我與他者、切格瓦拉、電視、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中國、書籍、一個世界、色彩、拼貼、繪畫」,引導觀眾逐點掌握攝影師的創作關鍵元素,從沒有格外標題的影像、文件與物件內容與細節之間,如布里個人撰寫說明文字,尋找隱藏的意義,也重塑時代脈落及重其創作足跡。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
- 展期:即日至6月18日
-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3A、3B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