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藝術家Koak香港首展《駕駛者》:鮮活色彩中形塑自我

Posted On: 2022-05-13
Category: Art · Culture · Museums
Editor:

駐三藩市藝術家Koak在其藝術實踐中,擅於創作充滿情感的人物肖像,並為其賦予一種自主性和內在生命,她從漫畫的視覺語匯中汲取靈感,以作品探討性別和形式的階級劃分,並質疑社會上對於身分和人性的既定文化現象。她與貝浩登香港合作的首次亞洲個展《駕駛者》,將呈現一系列全新畫作和雕塑。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errotin, and Altman Siegel, San Francisco.

「自我的原型怎樣在我們的整個生命歷程中發展出來,或透過經驗被內化所構成。」是Koak經常思考的問題,這些情感表達也是其作品中最具標誌性的特質。她筆下的畫作經常承載著豐富的情緒、獨到的用色、線條、畫面構圖和筆勢等,當中的具象主體——即擁有陰柔特質的人物和貓科動物——是她用以傳遞各種行為舉止及情緒狀態的重要載體。

是次Koak在香港個展中呈現的作品,尤其鮮明地展現著以上對自我的探究。疫情期,Koak 創作了這系列畫作,並從中刻劃且加強了人類在經歷逾兩載的大疫之年時,從生活中體驗到的核心情感:滯後、孤立、焦慮,以至期盼。因此,這些作品上的構圖均展現並喚起一股被內化且絕望的文化情緒。

Koak, My Teeth, 2022.
Flashe, acrylic, chalk, and graphite on canvas. 59 x 45 1/2 inch | 149.9 x 115.6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errotin, and Altman Siegel, San Francisco.

今回 Koak又 用上被她形容為「盛氣凌人(domineering)」的色彩,跟以往作畫用上令人愉悅的色彩,如金絲雀般鮮亮的黃色、輕柔的水蜜桃色、淡粉紅色及淡彩藍色,明顯有別。以作品《繭》(The Cocoon,2021–2022年)為例,她就以紫紅色填滿畫中人物蹲伏在地上的身軀,並將她安置於窗前,被如火的橙色光華所覆蓋,也跟群青藍色的牆壁構成強烈對比的房間一隅。

Koak, The Cocoon, 2021-2022.
Acrylic, Flashe, oil, chalk, pastel, graphite, and casein on canvas. 96 x 64 inch | 243.8 x 162.6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errotin, and Altman Siegel, San Francisco. 

對居於三藩市的人來說,窗外這道鮮豔得帶點不祥的橙光,使人不期然聯想起疫情期間讓人難忘的一天,即2020年9月9日,三藩市西北部的嚴重山火令天空彌漫一片橙色的異景。《繭》畫面中激烈的色彩對比把室內空間明顯地勾勒出來,並有效地隱喻著在病毒和山火濃煙的籠罩下,當地居民的家便猶如蟲繭般給予他們保護。就這一點Koak解釋:「這幅作品中利用不自然的光線,特意反映出過去幾年群眾被西岸的怪異火光與外界的異常環境,觸發的疲憊和脆弱無力感。」

於展覽同名作《駕駛者》(The Driver , 2022年)中,觀者又可以看到Koak優雅地以柔軟及起伏的線條,勾勒出畫中主角輕躺床上,緊握雙手地凝視遠處,一臉若有所思和渴想的神色。畫中蜿蜒、俐落分明的線條看似自發自然,實際上是經過藝術家精心建構而成。創作時,Koak多數會於上色前先描畫草圖。每幅成品皆為這些草圖所延伸出的結果。Koak慣常以電腦掃描草圖,再於複製品疊上多層繪畫,然後以投影機將圖像投射到畫布上,調整並放大圖像以達成理想的造型和效果。Koak以此作的名稱給展覽命名,向觀眾述說此系列畫作的潛在意義 —— 即或許對女性尤其重要的「自主性(self-agency)」——以及對「控制權」的質疑:究竟是誰在控制誰。Koak表示:「我認為當我們將『自己』想像成一個多重自我的集合體,通常都會引伸出另一問題:『誰』是表象的代表,哪個面向才是最真實的自己。」


Koak, Dark Corridor, 2021-2022.
Acrylic, graphite, Flashe, and chalk on linen.
79 1/2 x 59 inch | 201.9 x 149.9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errotin, and Altman Siegel, San Francisco.

Koak又於部份畫作中使用「雙重」和「鏡像」元素。於《暗黑迴廊》(Dark Corridor,2021–2022年)似在暗示「內部」和「外部」空間之間的差異。拱門下的第二個人物則正面凝視着觀者。然而,細看之下第二個人物的上半身,似乎是從第一個人物的腰部衍生而來,也暗示著她們實際上是二為一體的。那麼存在於兩人之間的,到底是走廊還是鏡子?藝術家藉此將主體分割,強調出人物的二元性。

Koak , My Cage, 2021-2022.
Flashe, acrylic, and graphite on linen mounted to panel.59 x 45 1/2 inch | 149.9 x 115.6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errotin, and Altman Siegel, San Francisco. 

Koak為是次個展所繪畫的作品,不但是她過去幾年生活經歷的標記和象徵,也指向疫情下現實生活的昇華。關於這系列畫作和所描繪的主題,Koak斷言:「在任何一幅作品中,我都尋找得到自己,一些自己的碎片。就如一塊哈哈鏡,當中有我曾經感受過的面向,同時我又可將它們視作跟自己完全無關。像是小說、朋友或所愛的人的某部分,或普羅大眾的替身,或歷史中的一個比喻,以至重新構想的原型。」這就如美國哲學家蘇珊.蘭格(Susanne Langer)所言:「以符號和象徵,我們編織了屬於自己的『現實』。」

  • 日期: 5月21日(星期五)開始
  • 地點: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K11 ATELIER VICTORIA DOCKSIDE 8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