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不僅是攝影,每張照片承載的影像,各有不同視點、內容與技法,亦會不斷引導人們變更視覺的準則和觀念,如一場觀看的倫理學。於拍攝與被拍攝、觀察與被觀察之間,有的攝影師喜歡紀實捕捉眼前的瞬間,有的傾向以藝術技巧建構想像世界,將於台灣舉行《Tim Walker:Wonderful Things》亞洲巡迴首展、來自英倫的傳奇時尚攝影師Tim Walker屬於後者。
無界限的美
「這些照片對觀者就像一個窗口,任何人,都是這個幻想中的一部分。我,作為創造者,這是詢問他們,邀請他們,進入這個世界;無論這夢境,是陰鬱的黑暗情緒,還是一個美麗的童話,都是人們逃避現實的方式。」凡經Tim Walker鏡頭處理的時尚大片,相對坊間只着重突出品牌尊貴、或只聚焦模特兒美態的時尚影像,總有份別樹一幟的玩味、童趣以至文學性,打破對「美/醜」的固有印象,也帶來奢華以外的新觀感。
以《Tim Walker:Wonderful Things》2019年的英國首展為例。這場在「倫敦最美博物館」的V&A 博物館舉行的回顧展,是Tim與策展人Susanna Brown及場景設計Shona Heath的匠心傑作,他們不想做出公式化又自我陶醉的展覽,更渴望給公眾非一般的藝術體驗,領略時尚與影像的懾人魔力,於是耗上四年仔細構思主題《Wonderful Things》,希望讚頌人類無限的多樣性,引發更多關於「何謂美」的討論。
團隊依主題,從博物館共145個展廳中,精選10個空間,就當中空間結構、作品特色等佈展。首個展間〈繆斯之神〉,展示Tim多年來為影星Tilda Swinton、藝術家Grayson Perry及已故舞者Lindsay Kemp等拍攝的迷人肖像照,形同一本書的「序」,向觀者簡述了攝影狀態——很多時不是靠個人構想,而是多得對方帶來意想不同的啟發。
童稚回憶的再現
Tim為求減少人工干預,避用Photoshop等軟件,更主張通過大量閱讀、觀影、觀舞等方式,豐富美藝與文化知識,並將之轉化成攝影元素。籌備時,Tim念及工作機遇,使其得以造訪如巴布亞紐幾內亞、緬甸、蒙古等遠地,於是想藉展覽回饋這些經歷,例如作品〈Cloud 9〉從英國的多元文化出發,於當地伍斯特郡中拍攝出形同身在印度等場景,回應兩地歷史關係;〈Illuminations〉的宗教場景及16世紀彩玻璃窗設計,啟發自他喜歡的《舊約》故事「Tobias and Sara On Their Wedding Night」;由Tilda演繹的肖像〈Why Not Be Oneself〉,靈感來自英國詩人Edith Sitwell的珠寶故事,更妙的是,Tilda跟Edith原來有血緣關係,還更帶了Tim到詩人故居Renishaw Hall拍攝。
Tim浪漫的美學態度,受成長回憶影響。70年代生於英國的Tim在鄉間長大,每天「最忙」是跟哥哥到花園搭帳篷、在草原奔走、學習點燃篝火、爬樹看風景等自然技能,晚上則等聽祖母講述神話傳說。詩般的成長歷程,造就他的嚮往天地的敏感心靈,也對富創造力的攝影、夢幻感的時尚萌生興趣。後來,Tim從英國艾希特大學藝術學院畢業後,又遇上事業的啟蒙恩師Richard Avedon,從對方跟拍攝主題「交流」的天才言行中,意外掌握了指導,或說,跟拍攝者相處、溝通的訪式。
魔幻烏托邦
奇遇與緣份,使Tim慢慢摸索出以人偶、棉花糖、噴氣式飛機或巨型花奔等真實道具,以1:1製作方式進行前期置景,不需借助軟件,也可創造錯置式、超超實的影像風格。Tim曾對媒體打趣,我們作為成年人,時間消失了,生活都很忙,一切都在加速,故他想透過攝影回歸童稚世界:「一個孩子有很多時間漫步和白日夢,我選擇做一個孩子。」於《Wonderful Things》展場,他就將「攝影如凍結時空的魔術」概念化作〈Box of DeLight〉展間,以花園中不知名女孩於電力未發明、在燭光下製盒的故事、死後寶物流傳的意象,突顯影像藝術穿越時空與地域長存的「大美」。
後疫情時代,Tim期望以影像美為活在痛苦現世的人,帶來安慰與色彩,無懼疫情反覆,他與團隊應台南奇美博物館力邀,將展覽引進台灣,以《亞洲首站:蒂姆.沃克:美妙事物》(台譯)名義,展出25年來的經典及大量新作,帶領觀者走進魔幻之境。
- 《亞洲首站:蒂姆.沃克:美妙事物》
- 日期:7月31日至2022年前2月6日
- 詳情:https://www.chimeimuseu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