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留下最美好的事是甚麼?法國印象派先驅之一、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相信,親手繪畫一幅好畫,聊勝千言萬語。是以其藝術生涯中總是傾盡心思,以唯美筆觸記下無數珍貴的畫面,為世人所傳頌。
難得地,近月高古軒正於香港舉行雷諾瓦展覽,展出大師於1870年代至1910年代(中晚期)創作的九幅精彩力作,當中既有多張著名人物畫,亦涵蓋部份風景作品,是畫迷之福。
近距離賞藝術真跡
這陣子,香港文藝活動頗熱鬧,繼M+的《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故宮的《藝苑尋珍 — 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以及沉浸式體驗展《尋找足印・莫內》後,如今大家不需遠行,就可欣賞雷諾瓦的真跡,極為幸運。
這位跟莫內同期的印象派名家,於藝術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雷諾瓦曾經帶領印象派由「以工作室為主」的傳統主義,走向「以巴黎和周邊地區的現代生活」的藝術運動。他本身亦擅長於戶外寫生,喜以色彩濃厚又細碎筆觸,捕捉稍縱即逝的光影效果,留下了無數精妙絕倫的風景畫及靜物畫。另外,其也是印象派團體中唯一致力探索人物畫的先鋒,大半生忠於呈現女性的美、母性的愛,還有童年志趣等現代生活的美學及理想,被譽為「擅長描繪幸福的畫家」。
來自愛與關懷的力量
獨特的創作傾向,多少受成長際遇所影響。1841年,雷諾瓦生於法國利摩日的裁縫之家,1849年隨家人遷往巴黎生活,其居所離羅浮宮不遠。於家庭及環境的耳濡目染下,小小的雷諾瓦早就展現對繪畫的好奇,有說他人生中最早的作品,就是孩童時伏在爸爸的裁縫工作室地上以粉筆塗畫的童畫。慶幸,裁縫父親亦理解及珍視兒子的天賦,把握了學習黃金期將他送往里摩日(Limoges,法國著名的陶瓷產地)當陶瓷工廠學徒,使雷諾瓦得以從小打好基礙,十多歲已能憑一雙巧手,於陶瓷上描畫精緻的花鳥畫,練就一門手藝。
幸福的童年,或可治癒一生。多得家人的愛與支持,培養出雷諾瓦積極及正面的個性,即使後來因工業革命出現,工廠改以機器取代人力,使他突然失去工作,但卻沒打沉其意志。雷諾瓦還轉念,往布簾廠工作儲錢,再鼓足勇氣辭工,投考藝術家葛雷何(Gleyre)開設的美術學校,繼續專攻喜愛的美藝知識。那怕,雷諾瓦在學時常被葛雷何及其他老師否定,他也處之泰然地潛心鑽研學問。
及後,當雷諾瓦開展職業生涯,雖也遭遇過長期的生計不穩及飄泊不安,惟基於對藝術的熱忱,他終究未曾言棄,還一次比一次顯出更頑強的鬥志,迎向未知的挑戰。意想不到這份純真及堅毅,竟然為人到中年的雷諾瓦帶來意外驚喜——善解人意的女子艾琳(Aline)深受雷諾瓦的人生觀及藝術觀所感動,不顧家人反對堅持嫁予這位貧寒的藝術家為妻,以作其最大的精神後盾,好全心追逐創作夢。
婚後的雷諾瓦,縱未即時「紅起來」,但於愛妻及三個孩子陪伴下,他深刻地體會人間最重要的親情與關懷,比金錢利慾更珍貴。這恰好又對應他向來的藝術哲學:「當人生已夠苦,何必雪上加霜?為什麼藝術不能只談『美好』呢?」從此,他就更專注透過畫作中溫婉的色調及亮麗的光影,留下女性、孩童、自然及人們相聚的悅目畫面,試圖將苦澀化成繽紛對抗世道不堪。或是天助自助者,隨印象畫派流向美國紐約造成轟動後,雷諾瓦的畫作終於漸獲肯定,並於畫壇建立聲望,令其逾半生辛勞的創意成果,最終未被白費。而他往後的成就,亦已被寫進藝術史。
風景與女性的主題
今次高古軒的「雷諾瓦展覽」,畫迷將有幸觀賞到部分名作。「風景畫」如《阿讓特伊的塞納河》(約1881年至82年作),描繪了當年印象派畫家常流連的小鎮阿讓特伊,畫面可見塞納河畔有兩位打扮時髦的女士,融入由小船、橋樑、雲和河水的風光中;至於《阿爾及爾的隨筆花園》(1881年作)的靈感來自藝術家遊歷阿爾及爾時,參觀植物園所見高大的棕櫚葉、明媚的陽光、斑駁的樹影及行人步道。
「女性畫」又是雷諾瓦一生鍾愛的主題。除以印象派手法描繪巴黎的時尚女性,他在晚年又喜歡描畫日常中的女士,從1880年代起,雷諾瓦又受古典大師如拉斐爾(Raphael)和魯本斯(Rubens))啟發,一改畫風,採用精準的線條、流麗的形體和更立體的構圖作畫;其後,亦試以描繪人物的古典手法,結合印象派的明亮色彩和鬆散筆觸,自創全新的具像風格,展現觸動感官的現代色彩。
-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展覽
- 展期:即日至2023年1月7日
- 地點: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7樓
(部份圖片由高古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