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是讓人寄託心靈的場所,設計上除卻美感之外,同時亦需兼顧文化特色與功能。備受建築界的熱話,由捷克知名建築事務所Atelier Štěpán設計,位處當地第二大城市布爾諾(Brno)北部住宅區萊斯納(Lesná)的「羅馬天主教堂」(Church of Beatified Restituta)在莊嚴、漂亮之外,就別有寄意。
時光回到納粹統治期間,當年一位奧地利捷克裔護士Maria Restituta Kafka為了悍衛正義,不幸遭到處決,在其離世後多年,雖然獲得天主教會向其宣福及追封烈士之名,並選址了距離她的出生地僅600公尺的位置,亦即萊斯納一帶興建教堂以作紀念。惟籌建的過程中 ,受到眾多意外因素影響,工程發展變得波折重重,結果耗時將近50年,到今天才經Atelier Štěpán建築團隊協助,正式完成整個建築工程。
有見教堂富有歷史意義,Atelier Štěpán建築團隊格外用心設計。將教堂建構成為一個可容納逾400人的場所,於堂內主要採用圓柱、三角形和長方體,組成簡潔俐落的結構,給使用者營造舒適和寬廣的空間感;
至於教堂頂部,團隊又將傳統教堂常用的彩繪玻璃藝術,改良得更富現代感與藝術感,以120片彩色玻璃片圍繞成80公尺長的全景七彩窗戶,從而象徵「天堂、永恆與圓滿」;
而建築側邊的三角開口還埋有「彩蛋」,當中的裂口設計是在隱喻當年耶穌去世時耶路撒冷聖殿「幔子裂開」的典故:「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到耶穌復活以後,他們從墳墓裡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馬太福音書廿七章),以建築去展現教徒眼中「神的作為」的奇妙。
此外,堂內又刻意隱藏所有照明設備,試圖將室內流線結構模擬成「子宮」形態,創造出更有機及富生命力的氛圍,好讓人抬頭看到匯聚穹頂的彩光,萌生出遇見天堂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