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九龍城寨之圍城》美術總監麥國強:用最粗糙原始方法「重建」城寨

Posted On: 2024-04-26
Category: +852 · Art · Culture · Movie
Editor:

過去憑《智齒》、《十月圍城》、《葉問》、《紫雨風暴》等,麥國強得過金像獎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項及多項提名,多番呈現不同年代的香港面貌。今次為《九龍城寨之圍城》重建九龍城寨,他說感覺與別不同,因為城寨是一個地方,也是歷史文化。「我想表達城寨另一種生命力及希望,當年他們用盡方法不停擴建城寨,不管要拆要強佔,生活條件那麼差,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方法逆境求存。」在沒有任何施工圖來興建,今天麥國強亦是這樣「重建」城寨,甚至連當年的一根木頭也沒有。

你心目中、印象中的九龍城寨是?

香港土生土長的我,生活成長都一樣被密密麻麻的新舊大廈環境包圍著,所以對九龍城寨的印象既親近平常,卻又帶著一種神祕感,有點敬而遠之!當時我想去九龍城或啟德機場那邊,最快通道是穿過九龍城寨從南門走出,但看著那條往下走的破樓梯而深長暗黑的小街,有種無形的壓逼感,當年害怕進去後會迷路,每次都是選擇繞道而行,從外圍走過算了,到拆卸後,才發現原來我一直沒有真正踏入過城寨內。」

《九龍城寨》原著本身亦有推出漫畫,今次電影定調美術風格的方向是?

當我收到劇本時得知改編小說,但它與漫畫已建構一些風格,所以要很小心處理。事實上,九龍城寨是個百多年歷史的見證,交融著近代香港文化和社會變遷,所以不能太離地,又不可太寫實。(城寨裡更有武林高手林立!)導演最後定調是,寫實當中帶點漫畫風,希望他創造一個外觀望而生畏又帶神秘感的城寨,給人一種「城寨不是你隨便來」的地方,內裡卻是充滿生機,混雜環境中也能體會到生活的和諧,居民的守望相助和溫情的城寨。我們通過資料參考城寨現實生活環境,透過各式各樣店舖,如煙霧瀰漫的食品加工場、五金工業的噪音、錯綜複雜的水管、天線及電線等元素,交織出特別的視覺效果,營造一個八十年代Steam Punk風格的九龍城寨。 

色調上又有何風格及想法?

色調方面,運用不同的淡藍及淡綠為主色調,來營造Steam Punk的粗糙世界,再加入淡黃的底色希望帶出生活的溫和,卻沒有選擇黃調來復刻那份懷舊味,希望給觀眾更接近第一身看這個世界。同時,我們亦希望帶出一份活力熱血的氣氛,於是採用暖色系為主,如啡色、駝色、米黃色等,再因應個別劇情所需而加入不同色調。例如茶檔十分重要的主景,我採用米黃色、啡褐色及橙暖色調,營造溫馨舒服的環境又有人情味的茶檔。大家可以在一天辛勞工作之下,食碗叉燒飯,又能和居民一起看看電視有聲有笑的地方。因此,我們看到林峯飾演的洛軍,第一次坐下來食叉燒飯,感受到的人情溫暖。

相對一梯之隔的房間,那是洛軍暫時棲息的地方,我用上冷色系混入茶檔一角,以深綠松及深湖水藍為主色,襯托洛軍在黑夜裡一個人獨自睡在尼龍床上,滲出一種冰冷寂寞感,就像城寨局外人那樣,盡快賺夠錢就會離開這地方,希望利用兩個反差色調,感受洛軍的不穩定的情緒。 

從不少資料圖片之中,有何參考?

我的職責是,首要創造一個大家都相信的九龍城寨,讓觀眾有代入感,故事才可說下去。我參考過現有不少書本與網上資料及圖片,發現一切只是城寨一小部分。其實還有很多地方我們都未見過,所以我將城寨幾個最常見的地點複製出來,讓觀眾在電影裡一看就認得出,產生一種熟悉感。『吖,這個位我在書中看過,例如水龍頭、北門入口士多等。』當觀眾相信這個九龍城寨的存在,自此我便能天馬行空發揮創造更多有趣的地點,配合故事內容發展,希望給觀眾以第一身代入感,探索九龍城寨內其他未見過空間。就如陳洛軍來回穿梭滿佈電線和水管大廈的狹縫中畫面。我也利用這些錯綜複雜的水管、天線、電線等元素,交織出一個特別的視覺效果,來加強Steam Punk風格。 

城寨中有何「重點」設計?

另一重點設計概念是,把大廈內外牆壁及地面樓層之間打穿,所以電影裡經常看到很多破牆及破洞。這個設計分別是從人物背景研究和針對拍攝功能考慮而來,而且故事講述龍捲風一幫人在城寨各處把風以防外勢力入侵,他們對城寨錯綜複雜的地理環境大廈互相交錯的結構瞭如指掌,所以打通一些大廈內外牆壁,以方便靈活穿梭大廈與大廈之間及狹縫,建立一個特有路線系統,用最短距離和時間可以走通城寨各處。其中一場戲,劉俊謙飾演的信一,就是利用這特殊路線來追截誤闖城寨的洛軍!這樣的設計也考慮到城寨內現實空間很細小,房間和通道根本無法容納到拍攝大型的動作場景,這些看似比較合理化的設定,來呈現一個城寨特色,又能給動作設計發揮空間和拍攝調動。 

拍過《智齒》、《葉問》、《十月圍城》,呈現過很多不同香港面貌,今次有何不同?

九龍城寨是一個地方,一個歷史文化,從七十年代開始的一萬人,到後來八十年代初短短不到十年增加了三倍人口,背後還有很多豐富故事值得我們去發掘,認識這個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的香港,在黑暗裏又充滿生機的城寨!因此,我想表達城寨另一種生命力、一種希望。正如他們用盡方法不停擴建城寨,不管要拆,強佔這種抗力行為,正好等同那年代生活在城寨的居民,儘管那裡生活條件那麼差,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方法逆境求存,樂觀面對環境,活出心中樂土,努力生活走向未來。

從想法到真實打造出來,過程怎樣?一邊拍一邊改設計?

回想整個九龍城寨設計,早在開拍前一年多已有一個構想思路,後來因疫情影響停了半年,再重新開始時只有四個月時間籌備。大多城寨的場景,只有草圖就要搭建,按施工圖搭建太工整了,很多位置看似沒理由但又有它的邏輯存在。每天我和施工團隊在現場指手畫腳,爬上爬落,用最粗糙原始方法搭到東歪西倒。哈哈,邊拍邊改好像已是香港拍電影一個必然定律,但只要改得好改得更有價值,就算去到最後一分鐘我也會支持,盡最大能力去配合,但大框架當然不會大改,因為我自己對美術要求都是這樣!

作為「城寨建築師」之一,最後發現那個設計有趣之處嗎?

整個製作過程中,我們十分努力用各種方法盡力去還原八十年代的九龍城寨,不停研究各樣細節,一磚一瓦、地勢、城內居民生活的風味和痕跡,找來大量舊物舊木頭和材料等等,好像變成一個文物考古學家。問題是,我們根本連一根原有城寨的木頭都沒有,何來還原?最後發現,自己是無法接近真實還原九龍城寨的,世界上只有一個已消失了又獨一無二的九龍城寨,保存在照片中!其實我們是要仿製一個九龍城寨,為電影而生的九龍城寨,後來就達成今天的成品,製作過程中不停要找不同角度和狀態去代入當時的環境,仿製他們的生活,從而慢慢感受到當年城寨的生命力,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經歷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