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可柔可剛。把竹子開半然後再對分,成了幼細的竹條,煮軟後就可以塑造成各異的形態。《尋竹探藝》展覽齊集了十位來自香港、台灣及日本的工藝師之作,以裝置藝術或日用品之形態呈現這種源自民間的智慧。 日本民藝 · · ·
坐立於荃灣的CHAT六廠於2019年開幕一年後正式舉行首個回顧收藏展「盲棋——走入CHAT六廠藏品的分岔路」。參展的藝術家來自世界各地,包括日本藝術團體Chim↑Pom、阿齊茲 + 古查、岩崎貴宏、林 · · ·
現在去旅行,大都用電話或相機留影,會畫畫的,或會畫下幾幅風景;但古代皇帝出巡,是需要一支宮廷畫師團隊為他留紀錄。你到一個地方會拍數十幅相,而皇帝出巡圖可以一幅畫由瓜州畫到常州,《康熙南巡圖》12卷便合 · · ·
這個時代,「藝術」和民眾已相當接近,相近的程度是,拿起電話,只要你願意,古今中外的藝術都呈現在眼前,打開social media,你甚至可以緊貼藝術家的最新狀態。近日,JPS Art Gallery進 · · ·
歷屆的威尼斯影展上,曾有五位亞洲人獲獎:日本導演黑澤明、動畫大師宮崎駿、印度導演Satyajit Ray,以及香港導演吳宇森,而最新的獲獎成員是許鞍華導演。許鞍華改編自張愛玲小說的電影《第一爐香》,在 · · ·
香港人在過去一年經歷高山低谷,本地藝術家亦透過創作將這些一點一滴記載在藝術中。位於上環東街的弗勞爾斯畫廊在九月將舉辦香港藝術家陳麗雲 (Movana Chen)首個展覽。此次展覽將畫廊空間轉化為藝術家 · · ·
「中國當代藝術之父」張頌仁分別在1989年及1993年舉辦了「星星十年」及「後八九中國新藝術」展覽,呈現出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轉變,也讓國際藝壇看到了這群中國藝術家。著名當代藝術家張曉剛於1992年第一 · · ·
「恐懼」始於「無知」。古往今來,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風俗與文化等主流價值觀所影響,大眾對同志社群(LGBTQ community)的處理了解不深,難免衍生疑惑、不安與壓力,以至誤解或歧視。 「驕陽基 · · ·
全球肺炎疫情嚴峻,不少人需要在家工作,減少外出。即使通常不為人知,但作為社會勞動人口一份子的藝術家們也其實正埋頭苦幹躲在工作室創作。挪威藝術家 Audun Alvestad 剛於 Kristin Hj · · ·
近來因國際社會不穩,不論在歐美或者亞洲,人們均開始懷緬黃金時代和當年的盛世。藝術從來都是探究一個世代的感想的借鏡,而於韓國當代藝術中這更是藝術家們的創作軸心。畫廊 Choi&Lager 於其德 · · ·
一個人的一張臉,輪廓、神色和魅力各不同,承載了難以言傳的故事。在藝術界中,時有畫家喜以「自畫像」探尋自我,於攝影圈裡,亦常有攝影師愛以「自拍照」留影。 人稱「徠卡女王」(Queen of Leica) · · ·
科技發達,近年藝術界流行浸沉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雖然製作工夫多,但效果往往出人意表,無論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皆震撼無比,而且老少咸宜,絕不曲高和寡。最成功的例子當然是足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