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5月19至23日,Art Basel Hong Kong 將會聯同獲選參戰2021年展會的來自23個國際及地區的104間頂尖國際與本地畫廊回歸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為了在入境香港的國際旅遊限制下支持參展 · · ·
當我們滑手將電話跌在地上,原本完好無缺的屏幕碎成「爆mon」,我們又會否「大文豪」上身看著支離破碎的一切思考人生?在台北舉行的第三屆酸水南行為/影像藝術節:香港單元便以香港人混合廣東話的「爆裂」與英語 · · ·
無論哪個年代,不少亞洲藝術家都會負芨海外,汲取不同文化作養分,開創自己的藝術之路,當代藝術家如劉野及奈良美智等,亦曾學藝於德國,現在已成為炙手可熱的藝術大家。回溯至二十世紀中,中國藝術家如朱德群及趙無 · · ·
每一個明天,都是由每一個當下、每一個過去,所累積及塑造而成。當我們談藝術的未來,必須從歷史中追本溯源,探尋該領域曾發生的人與事、理論實際及作品形式等,方可將知識融會貫通,了解箇中妙趣與精神。 追溯華人 · · ·
童年時代,你想像過自己長大後是何許模樣嗎?或許那時的我們對未來都擁有過無數美麗的幻想吧?只是在成長中被日復日的現實所折騰後,大家慢慢可能會發現,無論人類如何盡力做好本分,都難免與家庭與社會有些許程度的 · · ·
黃金承載的歷史及文化故事非常豐碩,從古至今有關人類尋金、採金及淘金等活動,可說一浪接一浪。無數國度視這種稀有的金屬為文明象徵,或投放大量人力資源開發金材,或選用精煉的金器祭祀神祇、或以價值連城的金材作 · · ·
別以為中東阿聯酋國家只有石油,近年當地的藝術市場亦不斷冒起。中東國際藝博會Art Dubai不單能看到當地畫廊帶來的藝術家,更成功吸引來自亞太區和歐美國際畫廊參展,來勢洶洶。今年度的藝博會將於3月29 · · ·
經歷開幕日數度改期,興建期曾更換承辦商、以及出現超支等情況的M+ 博物館大樓(下簡稱M+大樓),終於在連串爭議及期盼之聲下,於本月12日宣佈大樓竣工,同日M+更邀請了多間本地傳媒到訪,分享大樓將於年底 · · ·
過去、現在與未來是明確而又模糊的概念,我們每一刻都不斷經歷著這三個時點,身處其中,似能掌握,卻又無法控制。「油街實現」(下簡稱「油街」)在去年已策劃好「明日的昨日是今日」展覽,因為疫情,計劃一直在變, · · ·
位於倫敦的 Victoria Miro 畫廊舉行名為 The Sky was Blue the Sea was Blue and the Boy was Blue 的展覽,呈獻19位藝術家以藍色為主調 · · ·
韓國抽象藝術由金煥基與李聖子奠基,二人率先引入美國與歐洲藝術家創立的純抽象概念,並將之轉化為象徵自然的有機母題、幾何圖案、重複筆觸以及精準的色彩重疊。以李禹煥、朴栖甫、鄭相和、河鐘賢等人為代表的韓國單 · · ·
防疫之年,無人倖免,除了你和我,也包括名字響噹噹的畫家。 香港新晉水墨藝術家許開嬌(Angel),帶來全新展覽《瘋狂新世界》 。仍然是她一貫的藍白水墨風格,但對比過往筆下的小巴和蛋攤等香港產物,這次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