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保利香港春拍——藝術相通 不分東西

Posted On: 2021-04-16
Category: Art
Editor:

無論哪個年代,不少亞洲藝術家都會負芨海外,汲取不同文化作養分,開創自己的藝術之路,當代藝術家如劉野及奈良美智等,亦曾學藝於德國,現在已成為炙手可熱的藝術大家。回溯至二十世紀中,中國藝術家如朱德群及趙無極等遠赴法國學畫,他們不單掌握西方油畫技法,同時把中國文化技藝融入畫作,把東西藝術相融,在國際藝壇大放異采。年代更早的藤田嗣治則把日本畫技術用於油畫之中,創出自成一家的「藤田白」,成為「巴黎畫派」中唯一的日本藝術家;他們的成就令人不禁想起現代藝術大師吳大羽曾言:「藝術相通,不分東西,只有時代之別,沒有地區之分」。將於4月21日舉行的保利香港「現當代藝術」春季拍賣中,便囊括了多位融貫東西的現當代藝術大家之作,正好一窺風采。

美術館級別鉅作聚焦

今年保利春拍的領銜鉅作包括了奈良美智的《柏林 巴拉克,1號室》、趙無極《12.04.60》及朱德群《深度的共鳴》,他們正好分別展示了中國與日本、現代與當代藝術的不同風采。

《柏林 巴拉克,1號室》
(包含《溫室女孩》及《三姐妹(柏林版)》)

2007年作 / 綜合媒材 裝置 / 估價待詢

奈良美智是日本當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在1987年到德國留學,活躍於國際藝壇。他的作品包括畫作、雕塑及藝術裝置等,這次登場的《柏林 巴拉克,1號室》正是一間大型房屋裝置連同兩幅畫作。

《柏林巴拉克,1號室》於2007年創作,由奈良親手參與設計建造。這間「1號室」是矩形小木屋,以橫欄木條堆疊,配上半透光的棚頂,看似孩童的溫暖小天地。當年小屋開放展覽時,內裡擺置了奈良兩件畫作,走進屋內就像與藝術家一同穿越回生活過六年的柏林,不再只有「畫作」這單一視角,而是以更立體的角度了解奈良美智。

《溫室女孩》/ 2007年作 / 壓克力 畫布
《三姐妹(柏林版)》/ 2007年作 / 壓克力 木板

同Lot的《溫室女孩》及《三姐妹(柏林版)》是其時的小屋擺設之一,分別於畫布和木板上完成。奈良創作於1995年的《溫室女孩》創下了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的第二高價,而這次上拍的是創作於2007年的另一幅同名作品,別於前作的綠衣小孩,這個相隔12年的「溫室女孩」已變得成熟,油畫以暗紫為背景,女孩身穿鮮橘衣衫,映襯其白皙膚色,褪去凌厲眼神,異色雙眸變得圓柔汪瑩,承載了不一樣的情緒。《三姐妹(柏林版)》的經典形象更是深植人心,此作以「看板繪畫」又是不同模樣,三姐妹組成的小小樂團如協奏一曲無聲勝有聲的森之樂章,板上的大寫標語「THREE SISTERS」以最直觀的文字形式直述主旨要義。

趙無極《12.04.60》

1960年作 / 油彩 畫布 / 估價HK$ 45,000,000 – 65,000,000

趙無極是亞洲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吳冠中及朱德群有「留法三劍俠」之美譽,地位毋庸置疑。他於1948年到達巴黎後便醉心鑽研西方油畫,但未有因而捨棄東方文化,反而潛心思索,更想到把中國古代文字拆解融入畫作之中,於五十年代開展其「甲骨文時期」,至六十年代,創作更見得心應手,自信的他踏入了狂傲的「狂草時期」,《12.04.60》正是開端創作之一。

「狂草時期」是趙氏極重要的創作時期,從《12.04.60》可看到他充滿激情、如日中天的狀態,濃重的赤橙色沿著四周向畫布中央蔓延堆疊,底部的深紅褐色線條塵囂直上,氣勢磅礴如濃烈的火焰,輕盈的墨色線條遊走紅焰之間,帶有一絲「甲骨文時期」的韻律與莊嚴,更與下方蜿蜒跌宕的筆觸共同營造出平衡和諧的空間意象,實現了其師輩對調和古今中西的願景。

朱德群《深度的共鳴》

1987年作 / 油彩 畫布 / 估價:HK$ 3,500,000 – 5,000,000

朱德群同樣於20世紀中到法國留學,並成功把中西藝術之奧妙握於手中。八十年代是朱氏的巔峰時期,除了以阿爾卑斯山為靈感外,還有著名的「藍色系列」。他於七十年代花了不少時間鑽探光影呈現,至1983年受北京美術協會邀約前往中國遊歷山川名勝,進一步使其色彩結構與明暗構圖更顯細膩層次,畫面色彩與光感皆有大幅度提升。

創作於1987年的《深度的共鳴》正好反映了此時期的特色。畫面以藍色為主調,嬌黃與青綠如光束般滲透其中,改變了過往局部焦點光源囿限色彩的手法,形塑自然採光,呈現虛實交錯的光影變化。朱氏自身深受中國書法薰陶,他更把書法用筆、傳統山水精神至空間美學中注入西方油畫創作,本作亦是一例。

磅礡矗立,以道塑形

除了油畫,雕塑亦是極重要的藝術創作,台灣藝術雕塑家如朱銘及李真均以具東方文化意義的主題為題材,創作出一系列著名作品,有些更成為城市地標,與空間完美結合,如朱銘巨型銅雕《單鞭下勢》便立於香港交易廣場,其「太極」系列更是拍場常客。

朱銘《太極系列》

1991年作 / 銅雕 雕塑 / 估價:HK$ 6,000,000 – 9,000,000

朱銘一直在踐行「藝術即修行」,此系列正是他對中國文化思想和精神的一種提煉與表達,「太極」系列構思始於1970年代,而是次上拍的銅雕則創作於1991年,他以「推手」招式作為創作之本,雕塑線條乾淨洗練,輪廓尖刻分明,生動詮釋何為「相生」。

李真《大士》

1999年作 / 銅雕 雕塑 / 估價:HK$ 6,000,000 – 9,000,000

取材自中國傳統思想的雕塑創作還有李真的《大士》,但他選擇以西方雕塑的線條美學融入創作。於1999年創作,逾 2.5 米的《大士》為李真早期重要作品,也是拍賣史上最大尺寸的《大士》,其體積龐大,覆以傳統中國墨色般的黑色漆面,圓潤平滑的輪廓線條呈現出孩童般可愛的身材,但眉目間又有東方佛學的神秘韻味,呈現沉著而又超凡脫世之感。

融貫東西藝術 現代藝術先驅

現今亞洲藝術備受國際注視,但回想100年前,藝壇主要焦點還是在於西方,學習其藝術主義及油畫技術,甚至到歐洲發展是不少亞洲藝術家的夢想,惟他們在學習之餘,亦把自身文化藝術融入其中,現代藝術先驅如藤田嗣治及丁衍鏞便是一例。

藤田嗣治《少女半身像》

1924年作 / 油彩 畫布 / 估價:HK$ 5,000,000 – 8,000,000

藤田嗣治早於1913年,20多歲時便遠赴巴黎開展其藝術事業,是其時「巴黎畫派」中唯一一位日本藝術家。受到西方文藝復興與古典繪畫影響,藤田選擇了在日本繪畫中甚少出現的裸女為題,1922年的《裸臥的琪琪》便驚豔了法國春季沙龍。是次上拍的《少女半身像》是1924年的創作,帶有藤田早期裸女繪畫的經典構圖和筆觸,構圖借鑒自西方古典肖像畫,少女亦梳著當時巴黎流行的嬌俏短髮,然而筆觸用色則啟發自傳統日本繪畫。藤田把日本畫技術引入油畫創作,如畫內的纖細線條便來自日本浮世繪的工筆技法,以自創技法繪畫的「乳白色肌膚」則啟發自日本傳統繪畫所使用的礦物顏料,這種獨特的「白」備受讚譽,只此一家。

丁衍鏞《仕女;及構圖 I》


丁衍鏞是20世紀初的中國現代藝術家,然而他未有西行學畫,而是在1920年東進日本汲取西方藝術的養分,回國後更與林風眠和關良合稱「廣東三傑」,至1949年定居香港。丁衍鏞到港後生活窮困,故經常在同一塊木板上反復創作,促使了這幅《仕女;及構圖 I》雙面油畫出現,這兩幅作品於不同年份創作,《仕女》畫於1968年,反面的魚形文字《構圖I》則在1964年所作。它們亦正好呈現丁氏的兩種風格,《仕女》呈現了他所愛的野獸派風格,用色鮮豔,筆法狂放;《構圖I》則勾勒出三個古文字中魚形圖像,對應了其篆刻印鑑創作。

風華盛宴 ,屬於90年代的中國當代藝術

至八九十年代,中國藝術出現另一局面,藝術家更傾向與自身相關的題目創作,反映著自身理念及時代面貌。如劉野「蒙德里安」系列、劉煒的「革命家庭」系列,或是羅中立的農村畫作,都各有自己的風彩及特色。

劉野《為了蒙德里安的黃和藍》

1995年作 / 油彩 壓克力 畫布 / 估價:HK$ 6,000,000 – 8,000,000

劉野是備受追捧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於九十年代求學於德國柏林藝術學院,期間創作了他的第一幅與蒙德里安有關的作品,後來發展成系列,成為代表作之一,而《為了蒙德里安的黃和藍》正是其碩士畢業後一年的創作。

畫內牆上的蒙德里安《黃藍的構成》點出主題,充滿童趣的天使象徵心靈上的美好嚮往,其站姿呼應了俄羅斯至上主義大師馬列維奇最擅長的三種幾何元素,而室內的光線投影則借鑒自義大利超現實畫派大師基里科,黑色圓頂禮帽隱喻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看似簡潔的布局,卻在細節中向大師致意,並創造出獨特的圖像風格和豐富的美學層次。這種高度敘事性的繪畫風格融匯了他於德國時期的創作脈絡,而童趣的格調源自其童年所受到的童話薰陶(其父親為兒童文學作家),這亦成了劉野的創作特色之一。

劉煒《革命家庭系列》

1991年作 / 油彩 畫布 / HK$ 3,200,000 – 4,200,000

至八九十年代,中國藝術出現另一局面,藝術家更傾向與自身相關的題目創作,反映著自身理念及時代面貌。劉煒被譽為「最有才情」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1989年他於央美版畫系畢業後便成為職業藝術家,創作了「革命家庭」系列,並憑此系列蜚聲國際藝壇,於1993年及1995年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和1994年的「聖保羅雙年展」,是中國第一批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見證中國藝術家走出國際。

《革命家庭系列》是具時代色彩的系列創作,別於其時的主流美學認知,用上輕鬆詼諧的筆觸描畫周遭人物與環境,開創「玩世現實主義」。即將上拍的《革命家庭系列》創作於1991年,畫中女郎呈現了九十年代的造型特色,包括波浪卷髮,悉心修整的眉妝,以及與唇色呼應的橘色高領毛衣。人物以外,其背景窗外可見排出濃煙的工業廠房。整個畫面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下的人物面貌,還有逐步成為世界工廠的工業變革。

羅中立 《鄉情─農家小景》

1991年作 / 油彩 畫布 / 估價:HK$ 2,200,000 – 3,500,000

羅中立則喜愛以農村為題,描畫農民生活,他於1980年創作的《父親》以精細的寫實技法畫出了大巴山老農的風霜,至九十年代,其畫風一轉,走向表現主義,用色絢爛,人物形象變得誇張,創作於1991年的《鄉情─農家小景》正好見證了這變化的發端。畫內一片金黃色土地,女子肩挑一對木桶,羊隻瞪大雙眼看著男子俯身喝水解渴。這是日常不過的農村景象,男女也是粗獷樸實的農民形象;但畫面生動,開始出現奔放的色彩與線條,清楚看到其風格蛻變。

保利香港「現當代藝術」拍賣
預展:2021年4月18日至20日
地點:香港君悅酒店
拍賣:2021年4月21日,下午4時
地點:保利香港藝術空間(金鐘太古廣場1期7樓701-7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