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素來有「夢工場」之稱,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更是功不可沒的一環,往往將導演的意念、編劇的文字,加上各技術團隊的集體合作,化成銀幕上的一幕幕精彩片段,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香港文化博物館即日起舉行「無中生有 · · ·
「情」乃人生而有之的感受,惟其往往私密又抽象,要怎樣將之好好詮釋,再傳遞予想念的對象?這倒是一門學問。 現於香港藝術館舉行的新展覽「情書——跨越虛白時空的不朽情懷」(下簡稱「情書」),正好讓我們潛入古 · · ·
「傷健共融」是常見的平權議題,但多少人真正了解箇中情況?譬如談傷健者的藝術活需求和創意,主流大眾或許仍然知之甚微。所幸,全球表演藝術界正積極透過不同方法回應現象,以香港藝術節為例,自2019年起,其就 · · ·
《小島.餘香》,由三位助理藝術總監方俊杰、劉守正、邱廷輝聯合執導,與藝術總監潘惠森把其經典之作《小島芸香》重新修訂而成,以七場戲、四個版本這種非一般的形式,重新詮釋經典劇作,煉成大器。
人類的創意與歷史,是經由社交、遊歷或市場開發等文化交流積累的,譬如全球三大漫畫盛事之一「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創立至今就提供了開放且多元的平台,孕育出無數優秀的創作或業界人才,是漫畫迷趨之若鶩的殿堂 · · ·
適逢香港解除大部份社交距離措施,今年度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再度邀請重量級人物悉尼Artspace行政總監兼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澳洲館策展人 Alexie Glass-Kantor 第六度擔任藝聚空間( · · ·
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是2019年以來最具規模的一屆,匯萃來自32個不同國家及地區合共177間藝廊,涵蓋亞洲、歐洲、南北美洲及非洲。皆因香港重新與世界接軌,舉辦方是次亦重新帶來多個特別展區,包 · · ·
將展覽名為「七拾」,但馮永基見面時笑言,其實自己今年已經七十幾歲了,為貼題少算幾歲。眼前這位香港著名建築師兼水墨藝術家,一頭灰髮走路卻是飛快,懇切地帶領著小輩介紹回顧展的各種物事,展場牆壁上還放映著又 · · ·
蛙卵,蛻變成蛙,成為蛙王。將這個生長歷程巧妙入畫的,是香港著名藝術家郭孟浩(蛙王)。作為香港出席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的第一人,蛙王早於六十年代便已活躍於香港藝壇,更憑著得天獨厚的爽朗,將墨色融入青蛙一生 · · ·
「我從不讓人看起來不好,他們自己表現自己。照片就是你的鏡子,就是你。」德國紀實攝影巨匠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1876-1964)視每個人的臉孔如上蒼的藝術品,微妙地反映着時代的流 · · ·
因為黃子華,我才知道我應該「跟住去邊度」。 以下這一段,改編自我寫於2019年的文章,那時候我與子華神還未正式相識。 「在我還是演藝學生的時代,我是曾經完全不懂得寫喜劇的。」 大約在演藝Year 1左 · · ·
Art Basel Hong Kong 2023 將於3月21至25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首兩日為預展。今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再次回到3月舉行,展場由過去兩年的一層擴充至兩層,共177間藝廊參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