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imon Ma:把藝術融入生活

Posted On: 2021-12-13
Category: +852 · Art
Editor:

藝術已慢慢滲透於你我的生活之中,小至購買藝術擺件,日常如前往藝術主題的餐廳或大型商場,還可到大型藝術展打咭,甚至直接follow藝術家的social media,今年更有樓盤與藝術家Simon Ma(馬興文)合作,為屋苑創作大型藝術裝置,藝術原來可以這麼近。

11月初,Simon Ma舉行了「龍馬躍影」個人藝術展,與此同時,他為樓盤創作的藝術雕塑進行得如火如荼,並於月尾完成安裝,兩者都是面向大眾,但無疑後者與生活的連繫更為密切。Simon是多元藝術家,作品涉及繪畫、雕塑、書法及多媒體等,經常受邀製作公共藝術項目,如西湖水上大型裝置藝術 《舞動的水滴》以及上海閔行文化公園的《萬馬奔騰》群體雕塑,Simon坦言喜歡這類公共創作,因為它們都是長期展覽,能夠一直與大眾接觸。「藝術作品最常見於畫廊、展覽,這是通用做法,但我覺得應該用更多方法讓藝術融入社會。」他以公園作例:「公園亦可以具藝術性,當你在公園跑步、散步時看到藝術裝置,感覺會很不同。雕塑代表了一種想法,能夠讓人產生共鳴,所以藝術的影響力可以很大。」

為了這項樓盤項目,Simon花了年多時間籌備,有感「香港需要愛與和諧,需要凝聚力,更需要一種開心的力量。」便以此為中心思想,除了從現有創作挑選作擺設外,還額外設計了四件大型裝置。形態方面,Simon強調:「這是每天都會看到的雕塑,首先不可以殺氣重,不宜起角,要強調流線型,不能純粹追求型或靚,必需配合整個環境與氣氛,更重要是能否與人產生共鳴,這就是藝術與工藝品的分別,而我相信藝術可以為生活帶來快樂。」

以「水」藝術成名的Simon自然對水情有獨鍾,「因為水代表了和諧與包容,所謂『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包含龐大的能量,更可以演變成很多可能。」而這次創作亦是由其水系藝術裝置演變而成。「項目包括四組雕塑,一組置於入口的牆上,一組由多個彩色的心組成,繽紛而富童心,最大型的是約6米高的《同根心》雕塑,以水滴演變為兩個同根相連的心,觀者可以有不同的想像與演繹,如父母與子女、中國與香港,或是家鄉之情。」

樓盤正好位於啟德發展區,對Simon 而言亦別具意義,「以前爺爺、嫲嫲、婆婆皆居於九龍城,年少時到英國留學,每當準備離港,便在九龍城等夜班機飛英國。」對從事藝術的Simon而言,目前在啟德還未看到甚麼文化事物,只看到很多樓宇地盤,使他覺得是次合作更有意思,也具情懷。

訪問期間,無論講述個人或是創作,Simon都經常提到harmony(和諧):「要做到『Harmony』就要有世界觀。常提及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人很多時就是欠了世界觀。世界觀講求理性與尊重,需要放開心懷了解他人,明白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態度,要尊重每個地方的人與文化,也要尊重自己的,很多人不能夠接受不同世界及文化之間的差異,便失去了和諧。」

言談間,Simon不禁憶起了他的兩位老師,香港著名畫家范子登及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長胡江 。「我7歲開始跟范老師習畫 ,是他教我如何做人,是他告訴我相從心生、畫從心生,作品代表了畫者究竟有多大的格局,而這需要寬深的思維支持;而胡老師總是灌輸我『放慢』概念,思想要用『減法』,只有懂得放低,才可以做到更高的事。」

「當把世界觀放進藝術,便明白要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看法,再把它們融於一起,便能與人心產生共鳴;這時亦會明白藝術沒有對與錯,只有適不適合。別人不喜歡不是問題,只代表他並非『對象』,最重要是在我的年紀,我的能力內盡力,並且能與一些人產生共鳴就可以。做人做藝術也要rational,be international。」

Simon的創作量甚豐,問他創作靈感何來,他笑言不知:「靈感是自然出現的,藝術家的創作要發自內心,不要被掣肘,也不用細想太多。」他尤其反對藝術參與政治,「藝術家不要被政治利用,要傳達正能量,對社會要有責任感,用色彩令社會變得更美好。」

Simon追求和諧,也相信情懷,一再強調「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不要太計較,如果對人沒有真誠,永遠沒有真朋友,這是很可憐的事。」所以他喜歡做慈善項目,也愛做共公藝術,也因此日後有些人回家時,便可看到他的雕塑創作。最後Simon透露明年將與好朋友郭富城有更多藝術合作:「目前未能說太多,但這是一個很快樂的合作,也希望能把這份快樂傳遞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