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建築,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
貝聿銘
走過102年的人生,面對過許多爭議,建築師貝聿銘在晚年留下一句:「最美的建築,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也許就要像他一樣活過一世紀,足夠堅定相信自己一套美學,才能看到時間給的答案。
與中國的淵源
建築界最高榮譽獎項普立克茲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創立於1979年,短短幾年之後於1983年便頒予貝聿銘,是獎項頒予的首位華人,足見他在建築界的地位。貝聿銘在美國唸大學及成立個人建築事務所I.M. Pei & Associates,但他與中國及香港始終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1917年貝聿銘生於廣州,父親貝祖貽是著名銀行家,1918年因逃避戰爭舉家移居香港,貝祖貽在香港成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貝聿銘因此在香港度過了童年時代,並入讀聖保羅書院小學。貝聿銘其後因應父親的工作調配移居上海,完成中學課程後前往美國賓州大學及麻省理工大學修讀建築系,後來再在哈佛大學完成建築碩士。
貝聿銘與中國的淵源,驅使他於1978年獲邀回到中國,當時正是北京政府希望貝聿銘能在紫禁城周邊興建一座高樓大廈,讓北京的城市面貌追趕得上西方現代化的進度,可是這個建議被貝聿銘拒絕,他並不認為將西方的摩天大廈照板煮碗放在北京市是一件好事,反而建議北京政府要盡力保存紫禁城周邊的原本面貌,不要因為追趕現代化進度破壞中國文化的本來的美。最後他在近郊地區設計了著名的香山飯店,為那個時代很多混雜中國、蘇聯及西方的不倫不類風格作出有格調的示範。香山飯店採用庭園式建築,樓高只有三、四層,建築內的窗戶設計成像鏡框一樣,讓人從室內看出去的每一片風景都像山水畫。飯店內的園林景觀是重中之重,專誠從雲南搬運大量石頭,建造出中國式經典園林。可是貝聿銘的心思並沒有得到一面倒的讚賞,大眾當時最渴望的,是看到能代表進步的西方現代建築,直到多年之後,人們才開始懂得欣賞香山飯店的獨特。
從爭議到地標
在香港的中銀大廈,也是貝聿銘設計生平之中,其中一件最備受爭議的作品。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匯豐銀行大廈是最重要的地標,也象徵著這個城市經濟起飛、萬事欣欣向榮的景象,中銀大廈要成為下一個地標,談何容易。貝聿銘以中國文化常見的竹子作為靈感,再結合現代建築中常用的玻璃幕牆及鋁合金,設計出我們現在很熟悉的中銀大廈,竹子代表著節節上升,也蘊含朝氣勃勃的氣氛。可是一如近年很多在香港開幕的建築一般,市民大眾傾向以風水凌駕美學,被指在地面看就像一把尖刀插向天空,起初呈「X」形的鋁條亦被指為代表死亡,促使貝聿銘改變設計拿走橫向鋁條。一連串的批評隨著時間消逝而淡化,今時今日的中銀大廈已成為能媲美匯豐銀行大廈的地標,也是備受國際讚賞充滿特色的摩天大廈。
說到最具爭議性的作品,當然首選巴黎羅浮宮。這座曾經是皇宮的建築物,因為先天設計不完全適合作為美術館,於八十年代開始需要重新規劃。巴黎政府沒有選取招標過程得到的設計,反而直接邀請貝聿銘作為這個計劃的建築師,單是這一步已經惹來巴黎市民強烈不滿,直到設計圖被公開,大眾更不能接受在如斯充滿法國傳統特色的建築前面,加入一座以玻璃製成的金字塔建築,幸好貝聿銘和巴黎政府一直堅持,直至建築物最後完成,人們才漸漸體會它是如何體貼地完成重要的功能。
過往展品設在羅浮宮地下,讓遊客有與世隔絕的感覺,貝聿銘因此想到將羅浮宮東西軸和南北軸的交界位置變成美術館的入口,而採用玻璃窗的做法可以引進陽光到地底,改善遊客看展品時的感受。這個設計背後是貝聿銘花了數年時間深入研究法國文化及羅浮宮歷史,才能力排眾議地堅持這個設計,羅浮宮亦不負所望成為了今時今日全球最著名的地標之一。最後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如果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沒有做錯,那就是羅浮宮。」當然不是每件作品背後都有那麼多戲劇性發展,但看過貝聿銘的經歷,不難明白他為何認為最美的建築是建立在時間之上。
美術館的美學
貝聿銘一生與美術館結下不解之緣,除了以上提及的羅浮宮改建計劃,他在其他城市設計的美術館同樣令人印象難忘。令他聲名大噪的作品,正是1978年落成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貝聿銘巧妙地利用三角形解決了新舊建築之間的視覺平衡,同時解決了不規則土地形狀的問題。他先將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第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容納了展覽空間。第二個則是直角三角形,用於行政辦公室、圖書館和藝術研究中心。等腰三角形成為建築中的主題,從大理石地板到鋼框架,再到玻璃天窗,處處可見它的痕跡。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同樣設有天窗引入自然光,不但為貝聿銘奠定他的設計風格,更讓他成為國際知名的建築師。
另一個同樣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日本滋賀縣的MIHO美術館,美術館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作為靈感,從遠離美術館主館的接待處開始,為遊客設計一段「不足為外人道」的旅程。進入美術館前先經過一條約100公呎長的隧道,隧道盡處的出口像畫框一般,將美術館及周邊環境框住,為人們帶來最美麗的第一印象。MIHO美術館所處的森林受國家保護,因此貝聿銘將美術館的大部分建在地底,動工過程牽涉將山頭的植物挖走,完工後再重新種植,相當繁複。美術館的設計結合現代及傳統日式元素,貝聿銘常用的三角形到處可見,牆上的璧燈便是其一;像羅浮宮一樣的玻璃屋頂採光同樣適用,屋型則以日式房屋為主調,二者結合卻又出乎意料地和諧。在美術館內看到的,除了是悉心策劃的展品,還有是窗外如詩如畫的風景,各種日式園景透過窗框映入眼簾,為遊人畫出自然帶來最美的圖畫。
貝聿銘生前最後一個作品,也正好是美術館,而且是他一直以來渴望進駐的地域:中東。伊斯蘭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Islamic Art)位於卡塔爾首都多哈,在國王邀請貝聿銘負責設計的時候,他本來就拒絕了,原因是選址過程未能找到最適合的地方,結果國王應貝聿銘要求,特別興建了一個專為美術館而設的人工島,令美術館往後不會因為多哈的急促發展影響周遭的觀景,才有了現在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貝聿銘考究了該地的文化,將伊斯蘭教中最重要的清真寺精髓,放進作品之中,他將清真寺的圓潤線條變成直線,恍如層層堆疊的盒子帶有現代唯美,卻又不乏伊斯蘭教的影子。外牆以白色石灰石作為主要物料,簡樸又宏偉,美術館多處採用伊斯蘭風格的幾何圖案和阿拉伯傳統拱形窗,將中東文化的美完美融入。貝聿銘不忘在建築物的中庭加上天窗,像羅浮宮一般將陽光引入美術館內。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一面向海,一面向島,從某個角度看美術館就像懸浮在水面上,但從島上進入美術館的話,進入那個由棕櫚樹列陣迎接你的入口,又是另一番壯闊的感受。
西九M+大型展覽
貝聿銘說過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遍佈全世界,經過七十年的建築師生涯,他的確圓滿了自己的夢想。香港西九龍文化區M+將於今年六月起舉辦「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大型展覽,鉅細無遺地回顧貝聿銘的一生,展出逾三百件展品,包括一系列來自機構或私人收藏的繪圖手稿、建築模型、相片、錄像和其他檔案紀錄,其中不少展品是首次公開亮相。
展覽分為六大主題,包括「貝聿銘的跨文化底蘊」、「房地產和都市重建」、「藝術與公共建築」、「權力、政治與賞識青睞」、「物料改良與結構創新」及「以設計重新解讀歷史」,充分展示貝聿銘獨特的建築手法,更將其作品與社會、文化及其人生軌跡交相對照,顯示建築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
日期:2024年6月29日(星期六)至2025年1月5日(星期日)
地點:M+西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