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後疫情時代下,九位亞洲藝術家的三組自我再現

Posted On: 2022-05-12
Category: Art · Culture
Editor:

在文化認同的趨勢下,「亞洲人」的作品雖然不再被人輕視,但當中附帶的「個性」與「獨到」,卻伴隨著「藝術全球化」的現象而變得模糊。正如人們通過數位科技獲取信息和傳播媒介日漸普遍,意味著感知世界的方式,實際上亦受到社交媒體演算法和大數據的相互作用影響而扭曲,更甚的是,這種情況在COVID-19限制之下來得更加嚴重。由THE SHOPHOUSE呈獻的《ANOTHER ASIAN ARTIST》展覽,便希望在這個後疫情時代中,重新發現與塑造人們的價值觀與道德品質,展示出亞洲身份的獨到之處,令關注文化的風氣再次滿佈社會,並重視一些平衡世界價值的舉動。

《ANOTHER ASIAN ARTIST》由三位亞洲策展人Taku Santiago Sato(日本)﹑Sungah Serena Choo(韓國)及楊鑒(中國)所策劃,展覽將展出9位來自亞洲的新銳藝術家,讓他們重新了解和明白自己的身份,因為當整個市場都充斥著視覺上易於消化的「藝術作品」時,其實對於從事雕塑的藝術家來說便將是一個十分艱辛的時期。然而,今次有份參與展覽的藝術家們,卻是策展人Taku Sato眼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因為他們既關注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的界限,同時亦著重於實踐自己的創意,在這個本地化激增的時勢裡頭,依然積極對外輸出「文化」。

1.三位展示日本雕塑不同側面的藝術家

以B-boy雕塑聞名的 Taku Obata(小畑多丘)最近開始了一系列的全新畫作,通過在畫布上雕刻顏色來描繪圖像,並將同樣的顏料塗在另一白畫布上,藉此不斷重複這個過程,讓雕刻與建模能簡單地交替轉移形成兩個圖像,並命名這種作品為「雕塑畫作」。

同為雕塑系的Osamu Mori(森靖)雖然作品主題往往取材自流行偶像,如瑪麗蓮夢露和貓王等,但技術上卻用著一種非常傳統的方法:「鑿木雕塑」。Mori透過結合西方傳統及佛教雕塑的構圖概念,以符號學的方式描繪出我們今日生活如此混亂的世界,用藝術交代其腦海信息與價值觀。

畫家Shinnosuke Tojo(東城信之介)則經常以金屬作為他「繪畫」的基礎,透過運用油漆﹑鐵鏽及金箔等手法,不但以抽象色調描畫記憶內的場景,更會為畫布打磨拋光,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光影反射,使觀眾能在不同角度下獲得嶄新體驗。

2.三位以嶄新視野切入作品的藝術家

策展人Sungah Serena Choo認為,Hyori Cho(조효리)把對於建築結構的興趣從畫布中擴展至另一維度,並成功收集許多「分散的瞬間」來堆疊出畫作中的虛幻深度,把新一代「繪畫美感」定位於作品的時空感之大。

Hyunsun Jeon(전현선)專注於擴展由各種意象構成的怪誕世界,授予物體各種全新形狀。

至於Osang Gwon(권오상)則一直不斷探索雕塑的身份,透過考量體積﹑表面﹑結構和平面等元素,並借鑒傳統雕塑的形像和材料,創造出聯繫過去現在的極輕作品,改變雕塑的重量概念。

3.三位作品中充滿東方色彩的藝術家

在策展人楊鑒眼中,香港在政治和經濟上對於中國和亞洲都具有地緣政治的獨特性,這也是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特點之一。這種特殊意義無論是直觀視覺的,還是內化接受的,都能表達出他們自身感受和理解的反應,譬如Pu Yingwei(蒲英偉)便是位具有政治敘事和特色的藝術家。

Hou Zichao(侯子超)善於著墨傳統山水畫作。

Yibei Zhang(張移北)的雕塑語言則充滿東方禪意,並運用當代材料和個人直覺。這種種的藝術語法,放在當代藝術界的主流敘事層面來看,依然是十分特別而合理存在的。 

《ANOTHER ASIAN ARTIST》畫廊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6月19日

地點:THE SHOPHOUSE(大坑第二巷4號)

註:現只接受預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