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CHOPARD loves cinema 康城放映廳前的24級階梯

Posted On: 2023-08-14
Category: Movie
Editor:

自電影出現,人類的生命體驗擁有更多可能性,像台灣電影大師楊德昌說的,電影發明後人類的生命得到了三倍的延長。一眾電影工作者埋頭於光影中探勘,一秒24格為單位,追求每一幀極致的美、摸索極致的真。

作為世界三大影展之一的康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是一個在浴戰火而生的影界盛事,1950年代受到冷戰的影響,因政治理由有至少六部影片「被消失」。直至1957年主辦單位宣布撤除這項條例,主張「藝術價值勝過任何政治外交條件」。自此,Truth and beauty已經成為康城影展不可撼動的核心價值。當全球優秀電影工作者踏上那著名的「榮耀之路」(Marches de la Gloire),走在放映廳前共24級的階梯,就如同對電影這門被高達稱為「24格真理」的藝術屈身致意。2023年,康城至今已經舉辦了76屆。除了褒獎所有對電影藝術作出高度貢獻的人,最大的工作是孕育許多未來電影人才。至高無上的電影精神及藝術,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CHOPARD loves cinema
象徵電影傳承的珠寶——金棕櫚獎

Chopard一直對電影行業投放極大的熱愛與心力,自1998年起便成為康城影展的官方合作夥伴,為電影藝術奉獻。除了每年頒發「蕭邦最具潛質演員獎」(Trophée Chopard),嘉許電影事業剛起步的新演員,發掘更多電影界未經打磨的寶石以外,代表每一屆康城影展至高榮譽的「金棕櫚獎」(Palme d’Or),亦由Chopard精心設計鑄造,獎座儼如一件代表電影藝術的珠寶。同時這件珠寶亦都擔起傳承的任務,見證著每一個電影業界的傳奇誕生。

始於承諾的金棕櫚

1997年,Chopard聯合總裁兼藝術總監Caroline Scheufele與時任康城國際電影節主席的Pierre Viot結識,及後便開啟了26年來Chopard落實支持電影藝術的承諾,作為康城影展唯一授權的珠寶品牌。Chopard亦都由此時開始,接下了傳承的重任,製作代表著康城影展最高榮譽的獎項——金棕櫚大獎獎座的製作。直至今日,Chopard依然初心不變,延續獎座無與倫比的象徵意義與情感內涵。

金棕櫚獎原創設計靈感源自導演Jean Cocteau的草圖,莖桿的下端傾斜,形成一顆心,底座是藝術家Sébastien 設計的赤土雕塑。1998Caroline將它重新構思演繹,將法國康城迷人的城市面貌以及文化歷史融入設計當中,參照佇立於康城海濱大道兩旁的棕櫚樹和康城的城徽而設計,令人聯想起聖奧諾拉(Saint Honorat)在風暴驅趕勒蘭群島上的蛇類時,躲入了棕櫚樹的古老傳說。Caroline將獎座重量調整至118g,讓棕櫚葉的莖脈紋理更為凸顯,金色枝條彷彿在海風輕撫下微微顫動,19片棕櫚葉立體靈動栩栩如生。葉莖末端的心形,也恰好與Chopard標誌性的心形元素相呼應。配搭著形如祖母綠式切割鑽石的天然水晶底座,每一件獎座皆是獨一無二,就如至高的電影藝術都是無可取替臻品。

為特定年份慶祝,第70屆和第75屆的康城影展中皆出現過鑲鑽特別紀念版的獎座,除此以外獎座的設計始終如一。從2014年開始,Chopard決定將獎座製作與品牌於2013年開始執行的「可持續發展奢侈產業之旅」(The Journey to Substainable Luxury)目標相結合,採用以負責任的方式手工開採的「公平採礦」認證金材料製作金棕櫚獎座,開創康城影展先河。時至今日,金棕櫚獎座仍然是唯一採用符合倫理道德標準並經認證的貴金屬製作的電影獎項。

時代與康城影展

Before 1939
在金棕櫚獎於1955年出現之前,康城影展最受矚目的就是國際電影節大獎(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該獎項的設計,會因為每年主辦單位所收到的當代藝術家和珠寶設計師投稿之作品,而有所不同。

1939~1945
在金棕櫚獎於1955年出現之前,康城影展最受矚目的就是國際電影節大獎(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該獎項的設計,會因為每年主辦單位所收到的當代藝術家和珠寶設計師投稿之作品,而有所不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影展未舉辦。2002年特別評審團觀賞193912部原定入選電影之中7部,追授金棕櫚獎予《和平聯盟》。

1955
《君子好逑》(Marty)是一部於1955年上映的美國黑白電影,由美國導演Delbert Mann執導,是首屆獲得金棕櫚大獎的得獎者。

1979
首位「雙金棕櫚俱樂部」得獎者誕生,由導演法蘭斯哥普拉獲得(《竊聽大陰謀》(1972)《現代啓示錄》(1979))。

1993
當年金棕櫚獎由兩部電影獲得,分別是《鋼琴別戀》以及《霸王別姬》,兩者分別開創兩個康城影展的歷史紀錄,前者是影展歷史以來首位女性得獎者(Jane Campion),後者是影展首部得獎華語電影。

1998
這一年開始,獎座交由Chopard操刀,新版獎座由19片黃金葉片組成的純手工雕刻珠寶,被頒發給憑藉《永遠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的希臘導演Theodoros Angelopoulos

2000
此年梁朝偉憑著《花樣年華》勇奪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成為香港第一人,與其他七個獎項閉幕式上頒發的獎座——最佳女主角、電影節大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評審團獎、金棕櫚最佳短片和金攝影機獎一樣,皆是由Chopard高級珠寶工作坊負責製作。

2014
康城影展與Chopard首度採用「公平採礦」認證的材料,以負上社會責任的手工開採方式製作金棕櫚獎座,始於2013年開始執行的「可持續發展奢侈產業之旅」(The Journey to Substainable Luxury)目標相結合。

2022
適逢Chopard與康城影展合作25周年,為慶祝「雙周年」紀念,Chopard推出了獨特的獎座設計,在金棕櫚樹的兩條葉片上鑲嵌鑽石,並搭配玫瑰石英底座。

Secret of Palme d’Or 金棕櫚揭秘

金棕櫚獎座誕生於Chopard位於日內瓦的工坊,每一個獨特的獎座皆由7位工匠協力製作,花費超逾70小時完成。由一位珠寶大師全程負責整件獎座的工藝流程,而其他六位工匠大師則會在製作流程中的不同步驟提供協助,需要工匠大師花費不少於70小時的辛勤工作。首先會在蕭邦工坊中熔化金材料,隨後將金熔液倒入放有棕櫚樹蠟模的模具內。這項工藝稱為「失蠟鑄造法」,將模具放入窯爐後,蠟模會隨之熔化流走,由此鑄造出金質棕櫚樹。隨後,珠寶大師還要清除鑄件輪廓的毛刺、清潔並加以拋光,再固定於天然水晶底座上。過程繁複而且極耗心力,付出每點每滴時間都是對電影這門藝術的敬意。

Chopard & Red Carpet 珠寶藝術

76屆康城影展,Caroline Scheufele 2023年選擇選擇以「藝術」為主題,設計出不少於76件高級珠寶作品。Red Carpet系列中的每件珠寶都展示了品牌工匠的才華和專業技能。為了展示出Caroline的非凡創意,工匠採用創新方法:從使用新材料(例如鈦金屬)到前所未有的寶石切割技術。從點到線,從線至面,從黃金到寶石,珠寶工匠透過出色技藝,為此系列賦予蓬勃生命力。該系列凝聚經典珠寶工藝的精髓和悠久傳統,以大膽前衛的非凡創意呈現嶄新氣象。受Caroline與藝術界保持選擇性親密的理念啟發,承載了歷史、精神和獨特性的作品由此誕生。

2023年達里爾.麥柯馬克(Daryl McCormack)及娜歐蜜.艾基(Naomi Ackie)從「教母」妮妲 莉.寶雯(Natalie Portman)手上接過獎項

Trophée Chopard 打磨嶄新寶石——發掘潛力新星

嘉許電影事業剛起步的新演員,就如發掘適合打磨成寶石臻品的原石,也是Chopard重大的電影志願。「蕭邦最具潛質演員獎」(Trophée Chopard)時至2023年已經舉辦足足22年,逾二十載在電影節投入愛意。獎項由電影界資深工作者作為提名人,頒發給剛剛展開銀幕生涯的男女演員,藉此鼓勵和表彰新一代電影人。此獎座的設計為一條鍍金銀質底片膠帶造型緞帶,固定於玻璃底座上,同樣是由Caroline Scheufele親自設計。多年來,Chopard獨具慧眼為電影業界發掘不同新星,讓這些潛力演員能夠閃閃發亮,被業界與影迷看見。從2001 年起,這一獎項見證了瑪莉安.歌迪雅(Marion Cotillard)、戴安.古嘉(Diane Kruger )、蕾雅.瑟度( Léa Seydoux )、佛蘿倫絲.普伊( Florence Pugh )、尼爾斯.施內德(Niels Schneider)、傑瑞米.歐文(Jeremy Irvine)和祖.艾雲(Joe Alwyn)等演員,成為冉冉升起的國際影壇新星,顯示Chopard對電影創作的熱愛與支持。

2011年阿斯特麗德.伯格斯.弗瑞斯貝(Astrid Bergès-Frisbey) 和尼爾斯.施內德(Niels Schneider)從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手中獲頒獎項。
2017年得主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和喬治.麥凱 (George MacKay)。
2022年希拉.阿蒂姆(Sheila Atim)和傑克.洛登(Jack Lowden)從茱莉 亞.羅拔絲(Julia Roberts)手中獲頒獎項。

而二十年來,Trophée Chopard的得獎新人薪火相傳,不負眾望在影壇獲得佳績,如憑《粉紅色的一生》(La Môme)於2008年榮獲奧斯卡獎的瑪莉安.歌迪雅(Marion Cotillard);憑《接近無限溫暖的藍》(La vie d’Adèle)於2013年「金棕櫚獎」得主蕾雅.瑟度(Léa Seydoux),成為首位女主演與電影同時獲得金棕櫚獎;憑《公義暗角》(Ausdem Nichts)奪得2017年奪取康城「最佳女演員獎」的戴安.古嘉(Diane Kruger);以及分別於2019年和2021年獲頒「蕭邦最具潛質演員獎」數月後獲奧斯卡獎提名的佛蘿倫絲.普伊(Florence Pugh)和潔西.巴克利(Jessie Buckley),此獎項為新一代電影人開拓廣闊的國際事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