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香氣會令人感覺幸福與放鬆,但一些香氣卻不止步於帶來感官經驗,一如法國調香大師Francis Kurkdjian,他從來都是一名storyteller,只不過他透過香氣作為語言,去訴說那些動人的故事篇章。他以思考文學的方式,去思考香氣,他提及到初為調香師最初兩三年,就如同學習文學創作。「青少年時期必須閱讀大師經典,在文學課上分析寫作風格、文法與措辭的差異。若決心成為作家,就必須找到自己的視角與風格,這需要透過與他人風格的比較來確立。」他表示找到自己標誌性的香水,往往比尋覓一生所愛更難。
每當香水噴灑在空氣當中,或者被我們披戴在身上,Francis Kurkdjian的故事意念如魚貫入;他不只要創作曼妙的香氣,更要締造不同的經驗。早前為慶祝 Baccarat Rouge 540 誕生十周年,有幸與這位Francis Kurkdjian在曼谷見上一面,更有幸參與由他主講的香水大師班;席間這位大師一身俐落服裝,將他對香氣的熱愛、回憶、念想,一一無私傾盡。

text yui
Photo courtesy of Maison Francis Kurkdjian
我是說故事的人。我用香氣訴說我的故事。
Francis Kurkdjian
工匠與藝術家之間
法國調香師Francis Kurkdjian自1995年展開職業生涯,為不同國際時尚品牌創造標誌性的香水,在業界聲名大噪。2009年,Francis Kurkdjian以己之名,夥同品牌CEO Marc Chaya一同創立Maison Francis Kurkdjian(下簡稱MFK),其美藝揮灑於國際。作為這所世界頂級香水工坊的靈魂人物,他認為調香師的角色,往往處於工匠與藝術家之間。
「法國有位著名畫家名為Pierre Soulages,他以黑色繪畫聞名。他用黑色顏料作畫,但實際是描繪光線在畫布上的反射——光線、顏料與色彩共同構成形態或幻象。他曾說過,工匠與藝術家的區別在於:工匠透過重複、複製、不斷練習以追求卓越,卻始終知曉方向與終點,而藝術家則透過不斷嘗試,走向未知之路。我認為,創作香水更處於一種中間狀態——你需要精通香材、懂得如何調配、平衡各元素、協調不同面向;但當你真正創作時,若你是真正的創造者,便更接近藝術家那一面。」

早於去年11月,Francis Kurkdjian受景德鎮瓷器工藝所啟發,聯同法國團隊將香氣藝術帶到中國,於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打造全新香氛藝術裝置「玫瑰的光輝」(Éclats de roses)。「吸引我的並非材質本身,而是技藝、藝術性與藝術家的視野。相對於材質,我更著迷於藝術家的視野。我往往受無形的不可見的媒材所吸引,如音樂;也尤其對脆弱的材質著迷,如中國瓷器。材質類型不是無形或不可見的,如音樂;要麼是脆弱的,如中國瓷器。它非常脆弱,而我恰恰喜愛這種脆弱特質。同樣地,我也鍾愛光的不可見性——你能看見光,但某種程度上它又是無形的。」而無形和脆弱兩者結合起來,便是香氣。

香水迷皆知道,MFK的香氛衣櫥每年推出一件新作,作品似乎勾連Francis Kurkdjian一些記憶片段,如À la rose回憶母親花園中「剛摘下的玫瑰」、最新作Kurky則命名自他本人童年暱稱。不過如此解釋不算準確,Francis Kurkdjian本人解釋,這些創作不盡然是回憶的載體,反而是凝聚某種價值的宣言。「創作香水時,背景至關重要。當然包括記憶,但也涵蓋你的背景、對未來的展望,以及藝術視野的結合。以我而言,還會思考世界如何變化、人類如何演化。譬如推出Gentle Fluidity時,探討的是男女之間的模糊界線與喜好流動;À la rose則隱喻女性接手男性工作的現象——如果女性開始奪走男性擅長的領域,男性何不能借用女性特質的象徵?這或許是將詩意視角注入世界的方式。」
如Kurky,它並不關於Francis Kurkdjian的嗅覺記憶,它更是一種宣言,提醒你我要忠於自己,懷抱夢想並讓其實現。「我創作的香水都滋養於這些理念。」

我透過減法而非加法,才能開啟真正的創新。
Francis Kurkdjian
香氣煉金術
在創立個人品牌前,Francis Kurkdjian便先後為法國兩大頂級水晶工坊Saint-Louis與Baccarat創作過香水。「當時Baccarat希望開拓香水領域——他們已有花瓶、餐具、玻璃器等生活藝術品,但缺乏香水線。」
2013年冬季,Francis Kurkdjian出現在Baccarat位於巴黎的辦公室。這間擁有近兩百年歷史的工坊,自19世紀中葉起便為香水業製作水晶瓶,曾為眾多品牌製瓶,但數次自創香水皆未能成事。「當時Baccarat總裁對我說:『我希望你捕捉Baccarat的精神與光環。』作為法國人,我當然聽過Baccarat的盛名,但仍請對方親自闡釋。她解釋了水晶與玻璃的差異:水晶因含特殊礦物質而更沉重,卻更透亮、更具光澤感,敲擊時會發出清脆之聲。我追問品牌標誌色,正如愛馬仕之橙、香奈兒之黑白,她答道:『是紅色。我們每盞枝形吊燈都嵌有微小的紅色水晶,若缺少這點紅,便不是真正的Baccarat吊燈。』」Baccarat Rouge 540將24K金粉融入水晶原料,再次以540°C高溫加熱八小時,水晶會從透明逐漸轉為緋紅。這種科學煉金術般的過程令Francis Kurkdjian感驚嘆——19世紀中葉法國工匠竟能透過貴金屬實驗創造出如此奇蹟。

與Baccarat會面後,Francis Kurkdjian回到工作室,反覆思索:水晶本是矛盾體——密度更高卻更透明,更沉重卻更璀璨。人們選擇水晶正是因其光影流動的靈性。到底如何將這種沉甸甸的華美轉化為具有澄澈感的香氣?「通常濃烈、厚重的氣息總與暗黑調性相聯,但我企圖突破這種既定框架……我坐在辦公室裡頓悟:必須打破這種架構束縛。唯有摒棄慣用原料,才能真正創造新事物。這就像清零重啟——透過減法而非加法,才能開啟真正的創新。」
「我以龍涎琥珀的概念來轉譯這三大支柱:龍涎香的氣息令我聯想起海洋中的沙粒;用焦糖般燃燒的甜香來詮釋火的意象;第三項則稱之為『技藝中的空氣感』——那種無形的精髓。工匠技藝中存在可觸摸的部分:雕刻、觸碰、塑形,但大師與普通匠人的區別正在於那種難以言傳的無形特質。我透過一種特殊的分子香調來呈現這種如微風般的空氣感,這縷清風既能托起香水中的礦物基調與焦甜氣息,又完美融合出和諧韻律。這是支極簡潔的香方,我們使用的原料不到十種。」
我追尋完美,但深知永遠無法真正達到。
Francis Kurkdjian
如何避免重複自我
Baccarat Rouge 540最終在會面的翌年面世,起初它是作為一款限量聯名香水發售,後來因其極受歡迎,在2016年被正式納入MFK經典的「香氛衣櫥」系列中。
「起點始終是Baccarat Rouge 540的故事——香氣煉金術的概念。540象徵科學煉金工藝(將金粉加熱至540°C竟呈現紅色),而現在我將其稱為從科學到感官煉金工藝的轉化。雙方合作初衷是忠於香水故事,並透過龍涎香等新元素重新平衡香材配方。「龍涎香是極為獨特典珍稀的香材,如今極少人能取得,因為現存雄性抹香鯨數量稀少,且必須保護鯨魚才能獲得這種神秘產物。最初我只是想突破邊界:如何再次延伸Rouge 540香水的維度?還能增添哪些層次?如何以不同方式增強它?於是決定超高劑量注入龍涎香精華,從試驗開始探索。」
「挑戰始終如一——如何避免重複自我?這適用於我每一款香水。必須確保作品不冗餘、能帶來新意,這點至關重要。因為作為創作者,我首先需要自己感到興奮;作為使用者,也需對創作充滿期待。」聽罷禁不住問他:Are you looking for perfection?這位大師搖搖頭:「我追尋完美,但深知永遠無法真正達到。」
即將到來的十月,Francis Kurkdjian終於要在巴黎Palais de Tokyo舉辦個人展覽。他稍稍預告展覽的內容。「認識我、我的品牌或調香作品的人,或許會感到些許錯愕或驚訝——更準確說是驚喜,因為他們將看到我工作的另一面。展覽聚焦我藝術生涯中的創作,並非展示為Giorgio Armani、 Jean-Paul Gauthie、 Elie Saab等品牌調製的香水,而是以藝術家身份與其他創作者在藝術環境中完成的作品。這將呈現不同類型的香水與藝術形式,注定是一場獨特的體驗。」如果你剛好10月29至11月23日也在巴黎,不妨打開內心,去迎接這位藝術家帶來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