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當代普普藝術大師Philip Colbert的趣怪《龍蝦樂園》

Posted On: 2019-06-18
Category: Design
Editor:

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同一樣的物件在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各有其文化與象徵意義。在香港地提起「龍蝦」,大家想起無非是「龍蝦伊麵」等美食,或調侃前特首夫人的「龍蝦裝」花名⋯⋯

首度在港辦個展《Lobster Land》(龍蝦樂園)的英國普普藝術大師Philip Colbert,得悉龍蝦在此地的意思之後,笑說以上聯想確實趣怪,並分享到他對這種海洋生物的理解,「它是當代藝術常見之物,開啟了我的想像與靈感。這些年以其為創作對象後,甚至有感雙方的狀態、情感已連成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夥伴。」

陰霾時代的一道藝術陽光

採訪當日,天色欠佳,微雨陣陣,令人感覺頗「頹」。但步進《龍蝦樂園》展場白石畫廊後,被入口處身穿「藍底白煎蛋」圖案西裝的巨型龍蝦雕塑「萌到」,心情逐漸放鬆起來。加上看到Philip在「私人Tour」期間,無視剛從倫敦飛抵香港兩天的困倦,努力抵住睡意、抖擻精神去分享見聞、解說理念,加倍被其誠意及滿場的繽紛作品所打動,什麼壞心情都通通消散了。

「以妙趣的藝術為大家打破日常悶局,提供正面和開心的能量,正是我想達到的創作目標呢!」Philip熱情笑說。生於蘇格蘭,現居「霧都」倫敦,令他跟不少當地人一樣,非常敏感於那些陰晴不定的天氣,不時思考到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早年於聖安德魯斯大學修讀哲學碩士學位時,他又鍾情閱讀諸如George Orwell撰寫的《1984》等名著,從中思考當代都市人面臨的生存處壓、時政爭議與生活壓力等情況,「久而久之,我開始想去做一些實際的事情,給自己與別人紓緩種種生活的不安。」

龍蝦的藝術玩味

藝術,是Philip當初選擇的傳意工具,而龍蝦則是其近年主力選用的代表物。由於英國是文化大融爐,Philip自小常會接觸各類藝術,故當日畢業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從事藝術,透過當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視覺藝術,去表達自己、詮釋想法,「繪畫是我覺得最為自在的一種說故事手法。」他說。

〈Lobster Telephone〉 (1936 ,Salvador Dali )

至於後來選上龍蝦,多少出於對當代的情意結,Philip憶想小時候欣賞不同前輩藝術家的作品時,以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Salvador Dalí的名作如〈Lobster Telephone〉(1936)、〈Lobster happening: a pair of works〉(1960年)及〈Nude and Lobster〉(1967年)等,給予他最揮之不去的震撼力,「看到他將龍蝦無處不在地置入生活場景,覺得這海洋生物頗富活動與聯想性,既可作為當代藝術的象徵,也能作代表物為自己闡述個人想法。」

沿此意念,Philip於2018年展開《龍蝦樂園》創作,他不只於畫作中滲入大量龍蝦圖像,還將之演化成大大小小的雕塑、或化成吹氣公仔放置於展覽場域(這次就展示於西環碼頭一帶),還會穿上跟龍蝦公仔一模一樣的衣飾,如像「兩生花」般現身展場、與人互動,「你看到龍蝦,就像看到我;但看到我時,又會想起龍蝦。」玩味十足。
傳統意念的新時代演繹

之不過,Philip主意多多、想像無窮,除卻以「龍蝦」為象徵,還想為其創造出更宏觀、貼地並具哲思的世界,所以他的畫作常會包含其他大量的當代文化元素。譬如今次香港展覽的作品就分作〈HUNT〉與〈HEAD〉兩大系列,當中既有部分曾展出的舊作之外,Philip也專門新畫了些許融合古典與當代畫風的作品。

譬如入場處的幾張大畫中,他就參照如浪漫時代或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構圖,但以當代Superbright的手法畫出戰士騎馬對戰的情景,「古時的人,以這些畫面宣廣對自由、人權的爭戰。但來到我們這世代,因應網絡進步、自我的放大,所要 ‘Fight For’的東西在改變,更多可能牽涉到國家之間經濟競賽、人際之間的親疏,以至自我價值與認同等問題。所以我於畫面中,融入了像梵高的自畫像、Emoji圖案或互聯網形態的枷鎖,藉以表達有關觀察。」

另外,於場館最遠處處,展出的一組彩色人頭肖像草圖,「我參考了Francis Bacon的特色,但以更明亮的色調、逗趣的解構,重置了每張畫上的人臉,希望藉此以莊諧並置的手法,跟大家思考Me Generation中,每個人安全感來源。」

多元的跨平台創作

觀乎展覽開幕之後,眾多觀眾圍著作品歡欣拍照、大Po IG Story等情況,確是感受到Philip這種平易近人的手法,的確有助高遠的藝術走進大眾的生活中。同時,這也叫人想起,其實於常規的藝術創作之外,Philip同時也具備了非常多元的身分,包括曾經以Andy Warhol作品為意念,創作了一系列「可穿戴的藝術」(wearable art)。
Philip擅長從Marcel Duchamp、Roy Lichtenstein等前輩的藝術中汲取養分,再將之消化成個人狂想,跟Rolex及Christian Louboutin等品牌合作推出各類時尚單品,並至創立了自家品牌「The Rodnik Band」於時尚領域大展拳腳。

Philip 與John Baldessari(美國知名的概念藝術家)

「我認為當代藝術的寬容性很大,不同媒介之間即使創作的手法不一,但其背後的精神與意義是互通的——就是令人變得快樂,享受到生命的美好。而維持多面方的創作,也對自己繼續進步、繼續學習,大有脾益。」Philip說。

看Philip談藝術時的眼神閃爍,絕對感受到他有多樂在其中,也真的能藉作品對人傳達心底快意。無怪乎近十年來,他在歐美人氣急升,既先後於2017和2018年在倫敦知名的Saatchi Gallery舉辦 過〈New Paintings〉及〈Hunt Paintings〉展覽,還獲得以「毒舌」見稱的美國版《VOGUE》前任主筆Andre Leon Talley封為「安迪沃荷教子」(the godson of Andy Warhol),盛名背後,其來有因。

==============================
菲利普·考爾伯特:龍蝦樂園
(入場費用全免)
展覽日期:即日至6月28日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日(逢星期一休息),上午11時 – 晚上7時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 H Queen’s 8樓 (白石畫廊)

Photo courtesy of Whitestone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