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保育黃霑!重塑香港文化的流行與奇異

Posted On: 2021-07-08
Category: +852 · Culture
Editor:

保育黃霑,就是要向香港的過去與未來,再造流行。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一曲《上海灘》,除了道盡大時代的跌宕浮沉,也將黃霑的才情與經歷,躍然詞上。今年是霑叔的80歲冥壽,即將開幕的書展,三聯書店推出一套五冊的《保育黃霑》,展示他的身世與香港軌跡的交錯、對流行音樂的心得和見解、與同代音樂人的交往點滴。

黃霑(1941—2001)本名黃湛森,出生於廣洲市寶華路,乃正宗的西關大少。1949年,他隨家人來到香港,落戶深水埗。自此就跟中國文學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

黃霑自60年代開始涉足詞壇。最初以國語歌曲為主,最後卻以粵語歌詞留下畢生美譽。膾炙人口的《世界真細小》,便是黃霑早年的成名作。後來替佳視所寫的第一代《射鵰英雄傳》主題曲,更是開創了武俠歌曲的先河。之後近三十年間,黃霑的歌詞世界恍似深不見底:《獅子山下》、《萬水千山縱橫》、《家變》、《上海灘》……總之,哪裡有電視,哪裡就有粵語流行曲;哪裡有華人,哪裡就有黃霑。

而在創造潮流以外,黃霑真正厲害之處,是他能夠融會傳統文學的精華,既不陳舊迂腐,卻又辭藻優雅、朗朗上口。簡單言之,即是「雅俗共賞」。這四個字,或許亦是對黃霑本人最好的註腳。

黃霑才華橫溢,各種古典文化信手拈來。「香江第一才子」的名銜,乃是時人共識。但相較於舞文弄墨,他對禮教的嬉笑怒罵,似乎更為人津津樂道。不僅風流軼事傳遍香港,性事、粗言、黃色笑話等諸般不文典故,更是他把酒言歡的必備談資。離經叛道之餘,卻又以才氣高倨文人正統。如斯荒誕奇詭,無怪在「第一才子」之後,又贏得了更為貼切的「鬼才」之名了。而這份難以捉摸的特異氣質,不正好呼應了孕育粵語歌與黃霑的香港嗎?

文化人吳俊雄(筆名梁款)憶述,黃霑當年為了撰寫博士論文,曾到廣播道上訪問四大天王的少年粉絲,了解他們的追星心得,但此事讓他直言十分痛苦。如果可以,他寧願到尖沙咀探訪菲籍音樂人。在他眼中,沒有之前的尖沙咀,就沒有之後的廣播道。流行文化這條路,從來都是山外有山,支流薈萃。

近年潮流興談本土,不少人都在找尋香港人的根與出路。而黃霑似乎早已身體力行,提供了其中一個答案:香港的魅力,從來都是在飄流與雜交之中誕生。猶如《滄海一聲笑》所唱:「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今年,吳俊雄與同事花費15年時間編輯整理的黃霑書冊,終於付印出版,題為《保育黃霑》 。全書一分為五,用黃霑留下的材料,探究黃霑行過的路。第一冊《黃霑看黃霑》由黃霑自述1941至1976年間他的身世跟香港軌跡的交錯。第二冊《黃霑與港式流行》展示黃霑眼中1977至2004年間香港流行音樂的原點、細藝和群像。第三冊《黃霑書房 — 流行音樂物語》用鮮有曝光的書房資料,進一步鈎沉黃霑在香港流行音樂中的足跡,以及他和同代音樂人保育這段歷史的方法。

另有兩本(附錄):第四冊展示黃霑的生平,以及同代的社會和流行文化大事,以編年表的方式呈現,折射大歷史和小人物在香港曲折的交往;第五冊:《黃霑音樂創作全紀錄》,由黃霑的歌詞手稿、電影上映和唱片出版的資料集合而成,按年份展現,是目前有關課題最完整的紀錄。

在香港流行文化再度走進交叉點的時代,或許保育,正是重新出發的始點。

預購:https://bit.ly/2SCzG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