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藝術家梁基爵近年作品,離不開「人類」二字,2023年有《人類協奏曲》,今年有《人類開箱》。他不諱言,「人類」是自己關心的議題,一直通過創作回應,「科技如此急促甚至變態地進步,人類的思維、技能、價值觀、生活,有甚麼改變?」來到《人類開箱》,他較想探討人類的狀態,「AI發展到這個地步,人類似乎有很多事情需要從頭來過。簡單而言,人類正處於一個尋找中、適應中的狀態。」這個狀態,可以正面可以負面,但無論焦慮不安,還是積極學習,一切都是多麼的不確定不穩定。

去年,梁基爵約有一半時間不在香港,頻頻出外考察、表演,是待在外地最久的一年。雖然他仍視香港為家,每次返港,都有回家的感覺,然而隨着離開日子漸增,「感覺愈來愈丟淡。」加上有些家人朋友不在香港,大家都彷彿回到「游牧」狀態,促使他借題發揮,「那種尋找、遊牧、流動的狀態,可能才是人類最原始的狀態。」我們從前追求安居生活,但現在對「家」、「歸宿」等概念,變得不一樣了,「我們正在尋找那個『家』。」
文:黃子翔 圖:大館、黃子翔

紙皮箱作為意象
《人類開箱》是「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節目之一,梁基爵不僅擔當藝術及音樂總監、裝置及程式設計,還作現場演出。曾踏足大館多次的他,藉此機會跟大館首次合作,「大館最初找我參與時,我很想回應大館的建築,做一些大型、堅固、宏偉的東西。」他後來想到紙皮箱,相對脆弱、流動、不穩定,跟大館的磚頭,正好作出對照呼應,既能堆疊,也能呈現Pixel化的形態。

而紙皮箱作為意象,也呼之欲出,他說紙皮箱有多重意義,看似脆弱,但其實很堅固,移民遷居、搬屋搬寫字樓,就靠一個個紙皮箱,護送無論如何丟不掉的隨身家當,「紙皮箱盛載了很多回憶。不少人移民時會說,自己的人生,就在那二十多個箱子裏。」

多重聲影互動體驗
視察環境後,他相中大館賽馬會立方及洗衣場石階,但他苦笑道,其實還對其他場地感興趣,但礙於時間、資源等各種原因而作罷。最後《人類開箱》於兩個場地上演,讓觀眾遊走穿梭。洗衣場石階就是那一千個特製紙皮箱組成的大型裝置場景,屆時還有一場虛擬影像表演,他透露有一定程度的敘事性,有點像散文電影,甚至予人超現實、荒誕的感受,「由文本、Scripts帶領視覺元素。」

接着大夥兒來到賽馬會立方,觀眾的影像、狀態將被摘取,然後通過遊戲引擎Unreal Engine等等,轉化、生成一些視覺影像,「我們也製作了一個應用程式,表演者有時會現場打機,產生一些意象和聲音,進行現場表演。」觀眾可以代入其中,就像看電影一樣,甚至以為自己就是遊戲中人,「遊戲內容全都與人有關,跟人在尋找不同東西的狀態有關。」

在這場多重聲影建構的互動體驗裏,人類開箱,說不定也能解開某些糾結。

《人類開箱》
日期:4月4日至6日、8日至10日
時間:7:30pm至8:40pm
地點:大館賽馬會立方及洗衣場石階
網頁:https://www.taikwun.hk/zh/programme/detail/fragile-human-inside/1575

1、2/「人類」一直是梁基爵關心的議題。
3、4/梁基爵將為觀眾帶來以多重聲影建構的互動體驗。
5、6/在演出裏,觀眾的影像、狀態將被摘取,然後通過遊戲引擎Unreal Engine等等,轉化、生成一些視覺影像。
7/梁基爵覺得大家彷彿回到「游牧」狀態,促使他借題發揮。
8、9/《人類開箱》是「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節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