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攝影師兼藝術家任航,1987年出生於吉林長春。在踏入30歲前的寒冬,2017年他在北京三里屯一座大樓一躍而下,結束他29年的人生。 任航生前留下大量優秀攝影作品,從 17 歲開始,他手執一部傻瓜 · · ·
我不是來自香港,但我在香港生活了37年。《無問題》是一封寫給香港的情書,我愛香港。」 《PROJECT AFTER 6: 無問題》創作總監Lindsey McAlister 香港人每天營營役 · · ·
不是每個城市都看到海洋,香港卻幸運地是個環海的城市,而「維多利亞港」更是陪伴無數人成長的集體風景。與之毗鄰的香港藝術館最新推出的「游.遊」展覽,亦以漂亮海港作為主題,邀請兩位本地藝術家陳惠立及蔡偉權, · · ·
生於亂世你冇得揀,但良善,你可以自己揀的。 《大狀王》導演方俊杰 劇場界年度盛事「第31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昨晚(6月14日)於葵青劇院演藝廳圓滿舉行,全晚頒發21個常設獎項,並選出5部年度優秀製作 · · ·
心上的人兒,有多少寶藏,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 這句歌詞源自「金嗓子」周璇歌曲〈永遠的微笑〉,後來翻唱的歌手眾多,當中包括籍貫同為江蘇的上海女子潘迪華。 原曲版本流露著舊上海歌曲風格,特意採用國語時 · · ·
沉澱多年,鄧樹榮終把受其啟發的古印度哲學詩《薄伽梵歌》,轉化成舞台作品,抹上其別樹一幟的劇場美學,找來莊梅岩負責戲劇構作、改編、翻譯,還邀黃智雯、朱栢謙等演出,帶領觀眾進入一趟猶如修行的心靈之旅。 T · · ·
「傷健共融」是常見的平權議題,但多少人真正了解箇中情況?譬如談傷健者的藝術活需求和創意,主流大眾或許仍然知之甚微。所幸,全球表演藝術界正積極透過不同方法回應現象,以香港藝術節為例,自2019年起,其就 · · ·
相對別的創作媒介,攝影較講求「在場」,拍攝者得就歷其境地等待、目擊及捕捉每個一閃即逝的瞬間。已故的瑞士攝影藝術家勒內.布里(René Burri)近60年的攝影生涯中,亦懷抱一刻即永恆的信念走遍全球的 · · ·
人類的創意與歷史,是經由社交、遊歷或市場開發等文化交流積累的,譬如全球三大漫畫盛事之一「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創立至今就提供了開放且多元的平台,孕育出無數優秀的創作或業界人才,是漫畫迷趨之若鶩的殿堂 · · ·
建築是牽涉人與空間,以至時間的藝術結晶。就功能來說,其原意本為人提供遮風擋雨的生活場所,但受到不同地域、時代及文化所影響,不同的建築物或建築群又會孕育出別具特色的風格和價值。 現於台北當代藝術館(Mo · · ·
位於PMQ的味道圖書館由歐陽應霽策劃創立,蒐集有關各地飲食文化的書本及食譜,館如其名,收藏著各方的味道。由即日至4月11日,前往圖書館不單能尋找味道,還可欣賞融合飲食與文字的《食住上——應霽搵食漫畫展 · · ·
《親陌》(Close)是去年第75屆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得主,比利時導演魯卡斯當(Lukas Dhont)繼4年前首作《夢女芭蕾》(Girl)後,再次將視點放到年輕的男孩身上,刻畫出焦躁不安又敏感的青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