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在香港以 LGBTQ+ 藝術家自居意味著什麼?酷兒的未來有可能嗎?我們如何協商共享意義,如何質疑、挑動? 「酷兒就是那讓我們感受到這世界還不足夠、確有所缺的東西。」(Queerness is · · ·
全新一年,帶大家進一步認識香港特色建築設計,先由酒店開始。酒店,向來是外遊或公幹的休息處,怎會想到全年無法外遊,香港人唯有staycation,變相獲得難得機會,能夠以相對便宜的價錢,體驗到本地酒店的 · · ·
剛離去的法國時裝設計大師Pierre Cardin除聞名於充滿未來感的服飾外,其實他的家品設計亦精采非常,連同他的「泡泡渡假屋」Palais Bulles,天馬行空,叫人嘖嘖稱奇。 紅褲子出身的Pie · · ·
有去過「天九大檔」及「上樓架步」嗎?四個本地單位(繪徒定律、一丿、寧死不屈、松島安)以此為題材,辦了一個天九至尊神學研究中心開放日,藉此機會傳承集體回憶,審視五代香港人的共同語言,來一場非常本土草根的 · · ·
她是時裝界的中性先鋒標誌人物,她是Karl Lagerfeld多年來的靈感繆斯,她是穿Helmut Lang作嫁衣的模特兒,她是獨一無二的Stella Tennant。 2020年末,又一傳奇殞落,英 · · ·
疫情持續一年多依然未見盡頭,全球經濟的持續不明朗使各種行業都無一倖免,必須正視管理隱憂,在「新常態」重拾定位。香港藝術界受到的衝擊可以說是首當其衝:Art Basel Hong Kong 和 Art · · ·
有的人在患病時低調治病,不幸離去了,外界才知道他一直與病魔對抗。有人卻選擇公開病患,坦然地、也顯得更無懼地,與體內的頑疾共生,所說的是坂本龍一。曾經在2014年患上咽喉癌,事隔七年,再度宣佈患上直腸癌 · · ·
若要紀錄眼前的情景,你慣常選用甚麼方法?科技世代,相信多數人會選擇相機捕捉畫面,或以智慧電話即時攝錄,甚或加入各款濾鏡「執靚」畫面,快捷又省時。但藝術家黃進曦更享受以「寫生」放慢節奏觀看人事物。201 · · ·
丹麥冰島籍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向來擅長創作色彩豐富的巨型作品,像是2011年在丹麥完工的Your Rainbow Panorama,以彩虹為主題的屋頂裝置成為經典。疫情期間,Olafu · · ·
「繪本」幾乎是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我們從圖畫書中獲取的歡、眼淚和感動,不但會影響往後的閱讀習慣或興趣發展,其實也會潛移默化讓我們建立出不同的待人處世之道。 走過疫情動盪的一年,有見世界各地 · · ·
疫情在英國肆虐,不同地區經過多次lockdown,倫敦設計師Tom and Will Butterfield趁著世紀難得一見的空檔,早於去年中提出名為《19 Chairs》的慈善活動,邀請英國19名設 · · ·
體育運動不僅對人的健康重要,還可以凝聚社區,拉近人際的生活圈, 進而影響在地文化發展。國際運動品牌Nike推廣「運動 x 生活 x藝術」文化不遺餘力,特別與與三井不動產聯手,於東京建設了期間限定的「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