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畫風景 也成為風景 《色相無邊——莫奈的啟示》

Posted On: 2023-01-27
Category: Art
Editor:

莫奈(Claude Monet)首次公開展出其著名作品的《印象-日出》(Impression, soleil levant)時,被傳統派 專家揶揄他的作品是不學無術的草稿,甚至以其作「印象」一詞來諷刺他的繪畫手法,沒料到這位「印象主義之父」會在藝術史上敞開康莊大道,其藝術貢獻被後世形容是「沒有槍聲的革命」。這位大師終其一生都是一 位追光者,追風景表象的光影流麗,也追生命況味的榮枯無常。在莫奈幾乎失明、被眼疾折磨的晚年,他在作畫中擁有靈性的眼睛,用別人看不見的色彩,一筆一劃描繪心物二景,在光線變化間,呈現既柔弱又堅毅的生命能量。

既描繪風景,也成為他人的風景,至今莫奈仍為後世藝術家點燈引路。剛邁進31周年的本地畫廊季豐軒,以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牡丹》(Pivoines)為重心推移開去,同時挑選出七位現當代藝術家趙無極、朱德群、 謝景蘭、David Hockney、Shara Hughes、姜明姬和Ziad Dalloul的傑出畫作,於空間中相映成趣。一眾藝術家在莫奈的啟示下鋪展出獨特的風景,試圖展開一場跨地域、跨時代的藝術對話。

《色相無邊——莫奈的啟示》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3月4日
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地點:香港中環荷里活道10號大館總部大樓地下01-G04-G05
**敬請通過畫廊網站預約參觀

Photo courtesy of Kwai Fung Hin Art Gallery
Photo courtesy of Kwai Fung Hin Art Gallery
Photo courtesy of Kwai Fung Hin Art Gallery
Photo courtesy of Kwai Fung Hin Art Gallery

橫臥在藝術史的科學家

專訪季豐軒創辦人及總監 季玉年

據說在莫奈的葬禮上,當其摯友克里蒙梭看見莫奈的棺木被罩上黑布時,口中邊念著「莫奈不要黑色 的」,一邊匆匆為他換上一塊花布鋪上,故離世之際,莫奈依然是披上色彩離開,至死都貫徹始終地帶 著對顏色與光的癡迷,一如他所說的:「顏色是我每天的癡迷、喜悅和苦惱。」莫奈一生在繪畫上探究不 同時間、季節和天氣變化,時常駐足於同一風景,以顏色捕捉時間變化,以快而零碎的筆觸,描繪著一瞬即逝的景色,營造一種朦朧美。其中包括《乾草堆》系列、《魯昂大教堂》系列,以及莫奈作於晚年的 250多幅《睡蓮》。而這些風景片段,記載著一絲一點生命力。

季豐軒創辦人及總監季玉年 (Photo:Oiyan Chan)

印象莫奈

季豐軒1991年剛成立時,專門銷售法國藝術品,只因季玉年(Catherine)特別鍾情於法國繪畫。及後多年,她遊走於世界各地不同國家,觀賞過無數美術館館藏以及藝術藏家所珍藏的經典名作真跡,粗略數算也看過莫奈約500幅作品。但凡博物館展出十八世紀的前期印象派、十九世紀的印象派、二十世紀的現當代主義,總有莫奈的作品參展。Catherine形容莫奈在藝術史上充當著「科學家」的角色,完全改變了當時繪畫模式,「在他之前,學院派往往只著重 於嚴謹的技法,但畫法是比較生硬、缺乏動感的,而在色彩運用上,古典藝術的用色也是黑沉沉、了無生氣的。」

後來莫奈展出《印象·日出》,被藝術評論家路易·樂華(Louis Leroy)以「印象」揶揄他的 「離經叛道」,竟促成了印象主義的誕生,掀開藝術歷史的偉大新章,啟發後世無數的藝術家,包括這次季豐軒選出的七位現當代藝術家趙無極、朱德群、 謝景蘭、David Hockney、Shara Hughes、姜明姬和Ziad Dalloul,是次展覽更有幸帶來莫奈的《牡丹》,是他遷到吉維尼初期創作的一個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一(另外兩幅分別藏於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和日內瓦藝術與歷史博物館),彌足珍貴。

《牡丹》(Pivoines) ,1887
克勞德·莫奈 (1840-1926年)
油彩 布本
73.7 × 100.3 cm
圖片© 2018 Christie’s Images Limited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曾為趙無極撰書,以往Catherine曾問大師如何看待莫奈 ,「趙無極說中國畫黑灰兩色,墨有五色,但 五色其實是黑至白的漸變,他旅學法國才知道顏色可以如此美,而其中一個用色用到極致的便是莫奈。但 除此之外,他更加欣賞莫奈的後期,認為他有另一番突破,超出看花是花的境界。最初畫乾草堆是畫景 象、畫變化,但後來他畫的是空氣、畫風,一切無相之物。」Catherine也更喜愛莫奈的晚年,「患眼疾後的他似古龍所云的『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筆下作品愈畫愈鬆,愈畫愈抽象,已經不需依靠色相 去畫,而是畫感覺、畫氛圍。在他的作品中,看不見任何衰老的跡象。」她又指,一開始沒想到David Hockney與莫奈也有關聯,「多年前在澳洲一個 David Hockney的展覽中,場地說明提及他是如何受莫奈影響。他甚至還浪漫地在諾曼地買地,效仿莫奈以前的家。此時我才發現莫奈是發明了些甚麼,在整片歷史中的地位何在。」

最後Catherine續說,美國現當代藝術時常提到要 「Destroy」,非要毀滅舊意念才能夠創造新事物, 但正如這次《色相無邊——莫奈的啟示》展覽初衷, 是希望探討傳統的價值,是否依然存在保留的意義, 只要傳統的藝術,有好的一面能夠被吸取,或許我們 不必急著要推翻,一些的舊風景,只要夠好,總是能夠一看再看。

《01.04.86》 ,1986
趙無極 (1920-2013年)
油彩 布本
150 ×162 cm
趙無極 © 2022, ProLitteris, 蘇黎世,圖片© 2020 Christie’s Images Limited

趙無極《01.04.86》

旅法華裔畫家趙無極,1991年他甚至以《向莫奈致敬》 (Homage to Claude Monet)一作,直接向這位巨匠表達敬意,作品重現了中國書法的姿態及莫奈筆下的吉維尼睡蓮池,是趙無極的傑作之一。至於本次所展出《01.04.86》,同樣揉合東方山水畫與印象派油畫技法,鋪陳片片純淨無瑕的色彩與寶石般的色調,結合西方色彩的「形狀」以及東方山水的「空間」,以抽象構圖捕捉了大自然的原始力量以及深不可測的精神內涵,於巨幅畫布上呈現崇高、廣闊無垠的詩意意境。

《浮波宴》, 2022
齊亞德·達盧勒 (1953年生)
油彩 布本
100 ×100 cm
作品圖片© 齊亞德·達盧勒及季豐軒畫廊

Ziad Dalloul《浮波宴》(Meal on Water)

法籍敘利亞畫家Ziad Dalloul(齊亞德·達盧勒)明言莫奈是他鍾愛的畫家,在其作品《浮波宴》(Meal on Water)中,瀉溢出類似莫奈筆下的飽滿視覺效果和感官世界。可是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Catherine指,Dalloul 風景的色彩是非真實性的,刻意地將色彩的濃度推至戲劇化程度。另外,對於莫奈來說靜謐的美是處於室外的、是自然的、是廣闊的,但Dalloul則創造了自己的「自然」,把餐桌搬到樹木之間,把自己心靈之境延展開去。

(左圖)
《幽深微妙》,2018
莎拉·休斯(1981年生)
油彩、染料及壓克力布本
198 ×167.5 cm
Photo courtesy of Kwai Fung Hin Art Gallery

Shara Hughes《幽深微妙》(The Delicate Gloom)

當代藝術家 Shara Hughes(莎拉·休斯)生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是一位極具潛力的八十後畫家,Catherine 認為,Hughes作品以顛覆性見稱,美醜在其作品中非二元論的存在。她並不純粹訴說世界美的事物,美在作品中也可以被顛覆成醜,以花卉圖像作為探入潛意識的手段,描繪超現實心理圖景。如本次展出的《幽深微妙》(The Delicate Gloom),源自 Hughes 看罷名作《Ophelia》的感觸,將傳統上分別象徵「死亡、純真和追憶」的罌粟、垂柳、雛菊和勿忘我化作令人窒息的無盡沼澤,以各種景物作為符號,以詩性的方式還原心靈庭園的面貌。 s

《優勝美地 I,2011年10月16日》,2011
大衛·霍克尼(1937年生)
iPad繪畫印刷紙本,裱於Dibond鋁板
197×177 cm
作品圖片©David Hockney .Inc

David Hockney《優勝美地 I,2011年10月16日》Yosemite I, October 16, 2011

英國藝術家David Hockney(大衛·霍克尼)是當代重量級的藝術家,是次展出的《優勝美地 I,2011年10月16日》(Yosemite I, October 16, 2011,),是Hockney改以iPhone和iPad作為繪圖工具的早期作品,先以觸控筆在平板上繪畫再印刷紙本呈現。畫面呈現優勝美地的明媚山景, 飄浮著一縷縷雲彩,四周綠葉成蔭。 Hockney在作品中採用印象派偏好的戶外寫生(plein air),捕捉風景中光影稍縱即逝的視覺特質,運用不同的數碼筆觸去突出風景深淺,用色亦相當鮮明。 Hockney的繪畫呼應了莫奈所崇尚的繽紛色域,同時探索以數碼繪畫去繼續他 「對世界的樣貌鍥而不捨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