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造書者言:專訪書籍設計師麥綮桁

Posted On: 2019-11-26
Category: +852 · Art · Design
Editor:

設計書籍就像塑造一個人。

書籍設計師麥綮桁

常說開卷有益,大多將注意力放在書本的內容中,透過閱讀文字吸收作者的意念,卻很少讀者真正在意書籍設計的心思。從排版、字體、用紙到各式各樣的書籍裁剪和釘裝,皆可見微知著。「設計書籍就像塑造一個人,從它的『面相』、『膚質』、『國籍』等,皆會影響書本的製成品。書籍設計師的職責就是要關顧所有細節,將未能透過文字呈現的內容表達出來。」書籍設計師麥綮桁如是說。愛書者,不妨聽聽造書者言。

書籍設計師麥綮桁與他的設計作品《囉囉唆唆》。(攝影:Bowy)

由香港設計中心(Hong Kong Design Centre)舉辦的〈貳頁——看好設計〉展覽剛於11月中完結,當中不少重點展品出自麥綮桁之手。他的書籍設計未至於「錦函牙籤、皮面金字」,勝在創意和細節。當初入行當設計師,全因為想做book design:「一般的視覺設計在市場上不能留多少時間,譬如一個演唱會的key visual,宣傳期一過便會回收,但書籍能流傳後世,可能50年後依然存在。總是感覺其他設計比較『虛』,書籍更實在,對我而言更有價值。」

又一山人的著作《囉囉唆唆》,獨特的「大font size」及日系字型處理,讓書籍排版更突出。(攝影:Bowy)

作者是書籍設計的靈魂 
所謂「book design」並非只做封面和排版,從選字形、選紙質、書籍尺寸(行內人稱「書度」),到書本的釘裝方式、各類紙藝,都是由書籍設計師一手包辦和下決定。「Book design是獨特而全方位的專業,我們的責任就是要透過不同技巧,透過設計展示文字未能呈現的內容部分。」即使是擁有深厚經驗的設計師,都是麥綮桁的合作夥伴,如「又一山人」黃炳培、字體設計師陳濬人等,對他都信任有加。「很高興能跟他們合作,也慶幸他們能給予我充分的發揮空間。像又一山人的回顧書籍《囉囉唆唆》,其實沿用了我第一稿出的設計,後來只修改了個別字眼,想不到吧?」

他強調,書籍設計最重要是尊重作者的要求,因為他們是書籍的靈魂:「以前在出版社工作時,因為每個月要同時設計三到四本書籍,時間太趕不能讀完所有內容才開始設計,要靠與編輯商討內容和題材;現在自己成立工作室,盡可能找一些自己喜愛的題材,完整地讀完作品,才為每一本書量身訂造所有細節。設計師可能每年設計十幾二十本書,但有些作者,可能一生人不會有太多本書可以出版,因此我希望能運用自己的專業,幫他們做到最理想的設計。」

林一峰著作《為何是你,為何不是你》,以「撕紙」設計營造明信片的感覺。(攝影:Bowy)

跟不少中國設計師聊過天,他們都特別喜歡繁體,覺得這才是真正的中文;而且簡體字抽空了原字裡很重要的結構,無論排版還是字體設計,都非常困難。

書籍設計師麥綮桁

繁體中文之美
作為香港的書籍設計師,麥綮桁坦言說比中國、台灣甚至日本的設計師更幸運:「我們並非所謂的『美工』或『排版』,並非只做封面或單純搬字過紙,而是把書當作整體去設計。台灣跟日本的書籍設計,除了出自大師手筆或擁有獨特題材,一般而言都是倒模方式去做。有時候看到封面設計吸引,但掀開來卻大感失望,我不希望這樣。」相比中國的書籍設計,香港擁有的創作自由更大:「你知道嗎?中國有一個很有趣的規定,書籍設計師不能把文字排直行,否則便是犯法!到國內參加交流,當地設計師都很羨慕我們,甚至將簡報的字都全部變直排!」

繁體中文也是香港書籍設計師的優勢,同時更考設計師對細節和排版的要求:「曾經覺得繁體中文用作排版很怪,字體選擇也很有限,但當設計師久了,就會發現這種文字其實很考我們的設計功力。繁體中文是象形文字,每個字都有種獨特的氣質。」有時候,他甚至會就住封面設計的視覺要求,建議作者或編輯修改書名:「書名或短或長、每個字的結構簡單還複雜,都會大大影響封面呈現出來的感覺。」能用繁體中文排版,同樣引國內同行羨慕:「跟不少中國設計師聊過天,他們都特別喜歡繁體,覺得這才是真正的中文;而且簡體字抽空了原字裡很重要的結構,無論排版還是字體設計,都非常困難。」

陳濬人著作《香港北魏真書》,以本土字體作為主題的書籍,與香港市場而言題材獨特。麥綮桁認為這類書籍有助提高讀者對美學的認識。(照片由香港設計中心提供)

香港設計也優秀
「我喜歡書,因此我也希望讀者能夠透過讀我設計的書,能夠提高美學要求。」如此堅持,讓麥綮桁今年憑《囉囉唆唆》和《香港北魏真書》奪得2019年台灣金點設計獎(傳達設計類),也算對他的重要肯定。「一直以來,拿到設計獎的大多是藝術書籍,或者投放了很長時間的設計才有機會得獎,這次能夠憑商業書籍獲得殊榮也很興奮,算是能夠盡了宣傳香港設計的責任。」造書者的細膩入微,值得我們用心欣賞,下次拿起書本,除了閱讀,不妨多話心機看看設計細節,也不枉他們注入的心血。

書籍設計師麥綮桁。(攝影:Bo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