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車的厲害之一,就是香港製造,從零開始大約兩個月就能建造一部新車。除了每日為市民服務的車長站長外,車廠背後還有一系列員工默默耕耘,為電車安全出一分力。今次香港電車工程部的三位代表品質監控主管關國榮(榮總)、機械技工陳嘉朗、電器技工陳浩然現身說法,120年來如何確保電車安全行駛,讓乘客坐得最安心、放心又開心。
簡單而言,電車工程部可分為四個部門:機械、電器、銅板金及木工四個部門,榮總是負責品質監控(QC)的主管,每日跟進日常電車維修、檢查、測試等,尤其接受政府機電工程署人員檢查,與幫辦一起完成測試,確保每架車出廠前符合公司釐定的一切指引及標準。「現在政府及其他部門監管公營交通,比二十年前嚴謹不少,所以我們要留意的東西更多。」
榮總在2004年入職,至今差不多20年。「九十年代畢業後從事機械,內地工作一輪後,回港機緣巧合看到電車公司聘請機械技工。以往我在九龍區生活,很少到港島區,所以一直對電車頗陌生,很好奇為何靠電力可以行車,看到公司請人便想了解一下,自此便加入香港電車至今。」他直言當時投考技工並不容易,要將一塊圓形鐵餅製成四方形,難度比現在投考高很多。「現在科技先進不少,投考主要是考燒焊的技巧等,又或者懂得看圖紙的話,就會秤先一點。」
浩然與嘉朗是電車工程部相對年輕的同事,前者在職業訓練局一畢業後就投身電車公司做學徒,工作九年來拾級而上,現在已是電器部的師傅;後者去年加盟後由助理技工(機械)起步,短短九個月已獲擢升為機械技工,打破了工程部最快獲晉升的員工紀錄,至今效力了一年半,主責機械組維修電車底盤。他們二人本來對電車也是陌生,但覺得電車很有特色,想有一技傍身,最終憑努力及實力捱出頭來。
前文提到,電車牽涉各個部門,尤其機械部與電器部之間經常合作,以建造新車來說,榮總表示好像砌四驅車那樣,大概兩個月就能在車廠製造一部新的電車。「電車底盤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更新,我們會拆散它再重新製造,才放入車廂架;又或者有些木車車廂不再使用,改為鉛合金車身,所以建造新車的話,車廂工序製造比較複雜及多時間。」
車底盤方面,就是嘉朗的職責。「通常我要將車身及車底升起,再拿底盤出來拆出摩打、車轆等,清潔再維修。」至於浩然就是負責一切與電力相關的東西。「譬如車架定期要維修,我的其中一個工作範疇是,要鬆了所有電線令車廂升高,協助機械師傅將車架拿出來維修。另外,我們每天有22架車要做日常維修,我那組有兩個人,每人每天做11架,各自看看電車上所有電器產品有否損壞及損毀。」
比起其他交通工具,電車公司規模相對較小,部門亦沒有那麼多,資歷較長,加入電車前曾任職不少公司的榮總坦言同事相當融洽。「與其他公司的人事複雜麻煩比較,電車公司這裡做事比較順利,同事們亦很真心,總是對事不對人,只想做好件事。」兩位年輕的員工認為,年長員工亦很願意教導及幫忙。「這裡文化很好,相處很舒服,人情味濃,如果真的有事情需要幫忙,人人都願意肯教肯幫。」更重要是,在電車公司學東西更多更快,難怪晉升機會及速度也優於其他交通工具公司。
各人在公司擔當不同崗位,難忘及樂趣事也不一樣。榮總提到,每次電車有嚴重意外,機電署甚至警方都會來檢查,他心底裡都是戰戰競競。「我們的信念是,符合公司標準下才會放車檢查,這方面不太擔心,但當你背後有三個警察、四個機電署職員,同一時間在後面看著我駕駛,以及測試制動距離是否符合出廠標準,當初雙手真的很震,當然每次都是合格,我盡了責任也取得一些成功感。」嘉朗及浩然就喜歡查找問題,又指出能夠一手一腳砌出部件,很有成就感。「我們每日都要找出車輛問題,真的不容易,但一組人一起完成一件事,那種樂趣的確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