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活化後的中環街市日前開幕,以Playground for All為主軸,今天的中環街市融會綠化休憩以及社區表演空間,吸引到多間食肆和本地品牌駐場。在明亮舒適的新式設計下,新時代的中環街市會是活化的成功模板,還是將再次走入商業發展與文化保育的永恆張力?
三代變遷 見證香港歲月
中環街市的前身,由早期中環海旁一帶的華人攤販開設。他們大多從廣州南下,故此該處又被稱為「廣州市場」。據聞市場曾於1850年代期間,短暫遷到皇后大道中93號,並在當時正式定名為「中環街市」。之後街市再遷到德輔道中80號的現址,於1858年重建成第一代的中環街市。
1895年,政府將街市原址重建,並採取維多利亞式的房屋設計,樓高3層,中央設有塔式建築,是為第二代的中環街市。及至1937年,街市再次到拆卸,並於1939年5月落成第三代。
第三代中環街市由當時的工務司署負責設計,以配合街市的實用功能為主,因此被視為當時最先進的街市。而窗戶的部份則屬於包浩斯(Bauhaus)風格,即不再於牆壁上鑿開成一個個窗口,而是以橫向綫條造成長條形的「窗牆」,成為牆壁的一部分。
日治時期,中環街市曾一度被稱為「中央市場」。在上世紀中,中環街市乃東南亞最大的肉類市場,港督戴麟趾及葛量洪亦曾先後到訪,成為一時佳話。1990年,中環街市獲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然而自90年代開始,中環一帶逐漸被發展成金融中心,街市的使用率持續下降。最終於2003年完成歷史使命,結束運作。
活化重生 迎接全新世代
停用後的中環街市,亦吸引過電影公司前往取景,好像鄭中基的經典喜劇《龍咁威》(2003),以及由郭富城等人主演的《三岔口》,便曾在街市天台及地下位置拍攝。另有指《殺破狼》、《狗咬狗》亦曾在上址拍攝。
在2009年的施政報告中,中環街市被剔出勾地表,交由市區重建局全面保育和活化,希望能夠將之成為中環的「城市綠洲」。計劃最初採用的方案,是當時最受市民歡迎的「漂浮綠洲」(Urban Floating Oasis)設計。但出於費用成本等因素,「漂浮綠洲」計劃未能全功。中環街市的活化方案於2015年9月推倒重來。
經歷多時研究和商議,中環街市的活化工程終於在2020年竣工,並在今年2月由華懋集團旗下的貴益有限公司,奪得為期十年的營運權。這個見證香港多年變遷的歷史建築,就此在今年的8月23日,以全新面貌正式活化重生。
屬於大眾的城市一隅
活化後的中環街市,以Playground for All作為核心理念。大樓內設有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綠化休憩空間,以及社區表演空間和活動空間等,以舉辦各式各樣的藝術展覽、表演和其他文化活動。
而在商戶方面,會有多達100間零售店舖及食肆。其中大堂就有白蘭樹下、麥子等香港本地的氈酒及手工啤品牌。以大自然為靈感的有機品牌SLOWOOD與Pimary則在三樓的小店區。另外以深水埗為基地的藝文空間及選物店Midway及foreforehead,亦會相繼進駐。至於各個行人通道旁邊,也有不少香港特色飲食攤檔及手工咖啡等。
雖然設施現代化,但中環街市原有的特色建築,包括流線型圓角設計的樓梯井,以及部份街市檔口等,都有被保存下來。當中13個得以保留的街市檔口,會出租給香港老字號品牌營運,希望能夠承傳香港傳統文化。
邁向繁華與保留記憶
相隔多時,中環街市再次重現市民眼前。寛敞的通道、明亮的採光系統,加上全天候的室內冷氣,這些都一改以往傳統街市濕澀、局促的形象。而五花八門的商店和食肆,更加是前所未見。但濃重的消費色彩,卻非人人受落。
有市民表示,活化後的中環街市,已成另一個高檔次商場,失去了保育的原意。實際上,類似批評一直貫穿在近年幾乎所有的重建及活化項目。由囍帖街、裕民坊到中環街市,雖然它們部份的建築群得以保留,當局亦有意透過增設文化空間和引進本地品牌,以加強大眾對本土文化的重視。但當每個活化項目,都是趨於同質和商業化,難免就會令人產生出忘記初衷的疑慮。
這種擔憂背後,實質就是對集體記憶乃至城市美學的一份反思。過去三代的中環街市,除了是中環市民的謀生之所,同時也承載了他們的生活模態與社區關係。而建築的結構,則反映出設計者的哲學,以及對當時平民生活的關注。這份無可取替的歷史觸感,的確是難以用商業活動作主要敘述。
保育與發展,這是每個城市都無法迴避的張力。中環街市經歷多年變遷,如今重新出發,同樣都面對相似的問題。或許這就恰好說明了歷史記憶的永恆價值,以及中環街市本身所承托的獨特情懷。